●辛宪英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来说,家庭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病情的稳定控制。本文介绍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的一些关键要点。
饮食护理 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环节。老年人的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主食上,可适当增加粗粮的比例,像燕麦、糙米、玉米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同时,要控制每餐主食的摄入量,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活动量合理安排,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选择水果要谨慎,一些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等可以适量食用,但最好在两餐之间吃,且要相应减少主食的量,以防血糖过高。此外,老年人要严格限制糖分高的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运动护理 适当的运动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调节血糖、增强体质很有帮助。不过,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像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缓和的有氧运动就比较适宜。运动时间可以选择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每周坚持3~5次。运动前要做好热身,防止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如心慌、气短、头晕等,要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运动后也别马上坐下或躺下,适当进行一些放松活动,例如慢走几分钟,让身体有个缓冲,而且,老年人外出运动时,最好有家人陪同,确保安全。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是了解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家庭中要备有血糖仪,教会老年人或家属正确的使用方法。按照医嘱定期检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血糖波动较大,比如连续几次血糖过高或者过低,要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用药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家属要提醒老人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者停药。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轮换以及胰岛素的保存等。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引起皮下硬结等问题,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效果。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患病容易让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关心、陪伴老人,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让老人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病情的稳定也十分有利。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家属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用心护理,帮助老人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安享幸福晚年。 (据《大河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