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美丽青城 文明花开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和林格尔县:文明风来 幸福花开

文明,是城市的精神内核,引领着城市的发展方向。

走进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宛如踏入一幅清新秀丽的画卷中,街道干净整洁,车辆有序穿梭,这座历史悠久的县城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文明的高峰不断攀登。

凝聚合力,织密城市文明工作“责任网”

提升城市文明工作水平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大合唱”,唯有上下一心,方能奏响文明的最强音。和林格尔县将提升城市文明工作水平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秉持“一线抓、街巷转、就地管、当场办”的原则,深入社区基层,倾听群众的心声,解决群众的难题。小事在网格内解决,难事由包联社区协调处理,大事则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决策,确保问题不过夜,件件有回音。

此外,严格的督导考核机制为提升城市文明工作保驾护航。“日督查、周督导、月通报”的制度让问题无处遁形。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起“五分钟快速反应”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的转变,城市治理更加精细高效。

情系民生,绘就幸福“新画卷”

“以前道路坑坑洼洼,晚上出门都得小心翼翼,现在路修好了,楼道也干净了,住在这里心情更舒畅了。”城关镇家属楼小区居民齐厚堂的话,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和林格尔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提升城市文明工作水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管理缺失等问题,为46个无物业小区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并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为缓解停车难题,新建4处停车场,开放机关单位内部停车位300多个,施划大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同时,打通“断头路”、维修路面、硬化背街小巷、改造地下管网,使城市交通更加顺畅。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市容市貌、市场秩序等综合整治行动,对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治理。清理积存垃圾,安装路灯,新建改建公共厕所,改造提升农贸市场,打造便民早市、夜市,建设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宜居指数不断攀升。

通过12345热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一系列惠民举措的实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民参与,共筑文明“新高地”

和林格尔县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激发群众参与提升城市文明工作的热情,让文明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推送1200余条关于城市文明工作小知识和小视频,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累计举办各类宣传活动2600多场次,培训1万多人次,逐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不断拓展,309支志愿队伍、12593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风景线。

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评选活动,推选上报各类先进典型。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明实践项目和文艺作品,《“红”暖桑榆》文明实践项目品牌获得2024年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根据白二爷沙坝治沙真实事件改编的大型晋剧现代戏《大漠春归》在内蒙古艺术剧院完成展演;《盛乐时代》舞台剧获全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这些举措,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让文明之花在和林格尔县绚烂绽放。

(李海珍 韩新梅)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