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将指标向青年农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等倾斜

和林格尔县切实提高发展党员“含金量”

本报讯(记者 高翠清 李海珍)为完善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党员发展质效,近年来,和林格尔县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方针,严把入党“入口关”,精准把握年龄、学历、能力3个要素,将指标向青年农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倾斜,2024年发展农村党员76名,学历大专及以上占比62%,年龄35岁以下占比70%,切实提高了发展党员“含金量”。

据了解,和林格尔县坚持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定期召开基层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对入党积极分子年龄结构和培养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制定个性化培养和发展计划。建立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3支队伍动态管理信息库,全面摸清党员队伍后备力量储备情况。严格落实发展对象政治审查制度,通过“党支部自查、乡镇党委复查、县级多部门联查”联动审查机制,对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成长经历、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把关,为党员发展安上“过滤网”,确保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与此同时,实行发展党员“全过程管理”,根据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程序,印制《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审核要点》作为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教科书”。采用面对面讲解的方式,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梳理入党流程,明确“一人一档、一事一记、一步一审”规范要求,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手续完备、程序规范、资料齐全。

和林格尔县定期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通过集中学习、理论测试,帮助发展对象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筑牢信仰根基。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列席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学习专题党课,让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和熟悉党内生活,培养组织观念,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光荣感。充分发挥优秀老党员的“传帮带”作用,落实培养人与培养对象“一对一”谈心谈话、“手把手”教育指导,结成培养对子150余对,保证入党积极分子持续增强思想觉悟、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性修养。

为了锤炼新发展党员实践本领,和林格尔县积极搭建新发展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与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双同步”选拔推优机制,把理论素质好、思想觉悟高、致富能力强的农村优秀青年,优先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同步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加以培养考察。坚持备用结合原则,强化预备党员日常实践培养,依托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新发展党员积极参与理论政策宣讲、人居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党员在实践锻炼中永葆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