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苏雅拉社区:“9久治理驿站”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本报讯 (实习记者 赵宇昕)为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新城区呼伦贝尔北路苏雅拉社区根据小区特点,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考虑到邮电设备厂小区楼房、平房并立,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居民结构复杂的特点,该社区因地制宜设立“9久治理驿站”,以9久治理工作法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努力实现“事在小区办、难在小区解、人在小区乐”的目标。

强化阵地建设,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来到苏雅拉社区邮电设备厂小区,“9久治理驿站”位于小区大门北侧,不足30平方米的驿站汇集了党员工作室、红石榴驿站、红蜂驿站、帮办代办服务点、民情民意征集站、网格党校、网格员之家、红色网格议事站、社工之家共9项职能,切实为居民提供了反映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矛盾难题的场所。“咱们小区居民多以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为主,社区办公地点到小区距离较远,碰到雨雪天气,居民反映问题不方便,所以根据小区特点整合成立了‘9久治理驿站’,每天安排人员到驿站值班,确保大家能及时、就近解决生活需求和问题。”呼伦贝尔北路街道办主任云金花说。

走进驿站,映入眼帘的是门侧的“好书充电站”,几十本名著、杂志等书籍整齐地摆在书架上供居民借阅。此外,驿站还提供社保医保、劳动就业、关怀救助等民生服务,并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的场所。

集结党员力量,化解居民生活难题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苏雅拉社区邮电设备厂小区进一步优化“党员双报到”制度,形成“群众点单、网格员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云金花介绍:“除了网格员,我们还充分动员小区内在职党员和老党员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每一位党员根据自身情况包联困难家庭,点对点为群众解难题。此外,我们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工作,每周都会组织学习,共同交流工作难点和经验,互帮互助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据了解,邮电设备厂小区建成时间较早,基础设施不甚完善,少有物业公司愿意进驻,收费也一直是老大难问题。长此以往,小区内环境脏乱、矛盾频发。对此,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在驿站召开党员群众联席会,在联系相关部门对积存垃圾进行清运的同时,由部分党员担任单元长,开展卫生费收取工作,并结合民情民意,对常年不在的住户、独居老人以及困难家庭酌情予以减免。经过多方努力,小区完成卫生费收取工作,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以群众需求为本,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我觉得我们小区是最好的,不仅环境好了,逢年过节还给我们这些困难家庭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平时,社区工作人员也来看我们,了解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遇到事都能帮着解决。”市民贾秀文老人高兴地说。这是小区里较为特殊的一户困难家庭,门口张贴着党员群众结对共建卡,老两口靠捡废品为生,每月还需要负担儿子李亚平昂贵的医药费。针对这样的情况,社区给予这个家庭特别关照,不仅适当减免卫生费,党员、网格员等还经常主动来帮忙。考虑到李亚平虽身患残疾,但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社区还积极联系呼和浩特市人社局、呼和浩特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帮助他寻找适合的工作。

在“9久治理驿站”,苏雅拉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炅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叠叠居民许愿卡,“楼道灯不亮”“直饮水站距离较远,老人打水不便”“希望多举办文体活动”等问题和诉求被一一记录并得以解决。陈炅说:“我们还根据行业类别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走进小区为老人们理发、义诊等,将服务群众真正落到实处,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做好基层治理工作。”

苏雅拉社区邮电设备厂小区探索9久治理模式,9环联动,环环相扣,充分发挥党员群众力量,不断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了居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