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璐 文/图
2月11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戏曲频道、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客从八方来——2025贺岁曲艺晚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戏曲频道、央视频等多平台同步播出,晚会多个节目融入了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多位曲艺界大咖的亮相,让观众感受到曲艺的独特魅力。
曲艺大咖齐聚 畅聊呼和浩特美食美景
《客从八方来——2025贺岁曲艺晚会》以“贺新岁、赏曲艺”为核心,以“客从八方来”为主题,汇聚全国15个地区、13个专业院团的力量,涵盖20多个曲艺曲种,60余位曲艺界名家名角、新生代传承人和跨界艺人齐聚一堂,呈现了曲艺、戏剧、朗诵、歌舞等多元艺术形式。
此次晚会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录制,在录制的过程中,相声演员冯巩、李菁,苏州评弹演员盛小云,粤曲演员梁玉嵘,二人台演员王占新等多位中国曲艺界最高奖获得者先后亮相,带来多个精彩的节目。
接受采访时,大多数的曲艺演员表示自己来过呼和浩特好几次了,尽管每次都是步履匆匆,但是呼和浩特都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相声演员张大礼说,在呼和浩特他最喜欢吃大烩菜。“太香了!”相声演员李菁大力推荐呼和浩特的烧卖和手把肉,希望大家有机会来呼和浩特必须要尝尝。演员王伯昭介绍,他来到呼和浩特三次,其中有一次是专门来旅游,他说:“时隔多年再来呼和浩特,这里的空气很清新,感觉还是那么美,这个地方真是太好了!”
相声名家助阵 丰富首府市民文化生活
春节前,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在结束了2025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春晚的录制后,专程来到呼和浩特大盛奎相声茶馆,为观众进行表演。演出结束后,从包头特地赶来的观众刘一泽兴奋地和记者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好!太好了!能在呼和浩特看到相声名家李金斗的现场表演,我真是太激动了。”
当日,大盛奎相声茶馆早早地就坐满了观众,大家都在期待着李金斗老师的表演。欣赏过本土相声演员精彩的节目后,李金斗与相声演员、内蒙古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杨钰海压轴登场,为观众带来一段精彩的绕口令和一段诙谐幽默的唱段,折服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对于李金斗的到来,大盛奎相声茶馆负责人杨钰海难掩内心的激动,他说:“李金斗老师的专业素养,还有对待观众的热情,彰显了老艺术家服务群众的艺术初心,值得我们所有青年演员学习。”
本土演员传承 曲艺文化绽放北疆沃土
采访中,李金斗也对呼和浩特的文化氛围赞不绝口,尤其对活跃的京剧、相声演出市场颇为称赞。
十多年的光阴流转,杨钰海不仅培养了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大盛奎相声茶馆还成为了相声爱好者的聚集地,更是弘扬北疆文化的场所之一。这里的表演不仅有传统相声,还有融入呼和浩特方言、文化、民俗元素的原创相声。大盛奎相声茶馆在大召广场附近,因此也成为很多游客来到呼和浩特打卡的热门地。
在从事演出的同时,大盛奎相声茶馆也经常举办一些曲艺交流活动,邀请曲艺名家现场献艺,也会有各省市青年相声演员来此同台切磋、学习。除了名家交流活动,杨钰海还带领大盛奎相声茶馆的演出团队,举办了近20场公益的“送欢笑·北疆万里行”相声专场活动,他们走进校园、社区、企事业单位,为基层群众带来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
对于呼和浩特的曲艺演员在传承道路上的执着与坚守,李菁说:“内蒙古有好来宝、呱嘴,这些都接近相声里贯口的技巧,这些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特别受当地群众欢迎。这些年相声在内蒙古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以大盛奎相声茶馆为代表的相声演出阵地,每天会有固定的相声演出,内蒙古的各种文娱晚会上也都有相声演员的身影,这是很可贵的。”此外,李菁表示,在各类主题评选活动中,也经常见到内蒙古选送的曲艺节目,报送的数量和节目的质量都在逐年提高,这些点点滴滴都反映了曲艺事业在内蒙古的蓬勃发展。
得到前辈们的支持和业内专家的认可,青年相声演员更感责任重大,也对未来的曲艺发展充满信心。杨钰海说:“相声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未来,我们还会依托大盛奎相声茶馆的演员团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相声作品,并将持续举办公益性的基层演出,更好地弘扬北疆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