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文艺评论 上一版   
下一篇

“曲艺+” 跨界融合 书写北疆文化新篇章

■高银

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戏曲频道、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打造的《客从八方来》2025贺岁曲艺晚会于2月11日晚19∶30播出。晚会汇聚全国15个地区、13个专业院团的力量,涵盖20多个曲艺曲种,60余位曲艺界名家名角、新生代传承人和跨界艺人参加,整台晚会时长120分钟。

晚会以“贺新岁、赏曲艺”为核心,“客从八方来”为主题,打破了传统曲艺的表演模式,大胆尝试了“曲艺+”的跨界合作,通过曲艺、戏剧、朗诵、杂技、音乐、舞蹈等多元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向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北疆文化画卷。

“曲艺+”的跨界融合:传统艺术的破圈与新生

本场晚会的最大亮点在于“曲艺+”的创新实践,通过与传统戏曲、现代音乐、杂技、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碰撞,打破了曲艺的固有边界,赋予其时代生命力。

曲艺与戏剧、流行音乐、影视的跨界对话。央视主持新秀苗霖的歌曲《曲山艺海》是一首融合传统曲艺与现代音乐元素的创新之作,展现了曲艺的深厚底蕴与时代生命力。歌曲以评书、快板书等传统曲艺为基础,巧妙运用“板眼”节奏,结合现代电子音乐与交响乐编曲,形成独特的听觉体验。演唱兼具叙事性与音乐性,通过“说唱结合”的方式,将曲艺的节奏感与情感表达完美融合。

曲艺与流行文化的共鸣。《曲山艺海》深入探讨了曲艺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共鸣,展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命力。曲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当代流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互动与融合。歌曲通过分析曲艺与流行文化的共鸣,揭示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展现了曲艺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

曲艺与杂技、影视的多元互动。 晚会通过“曲艺+杂技”的节目编排,将快板书的节奏感与杂技的肢体语言结合,例如《立井架》中张志宽师徒的李派快板书表演,配合舞台灯光与杂技动作,强化了叙事的戏剧张力。此外,影视演员的跨界参与,如冯巩、李志强的相声《蛇年大吉》,以成语接龙与影视化台词的设计,将语言艺术与喜剧表演无缝衔接。

“曲艺+四美”:体现内蒙古壮美图景

壮美。晚会选址在亚洲最大钢结构蒙古包——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以内蒙古为舞台核心,将地域特色融入节目设计,全方位展现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景美。晚会主会场以敕勒川草原为背景,舞台设计融合蒙古包穹顶、马头琴纹饰等元素,配合灯光投影技术,营造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外景节目科尔沁叙事民歌《万丽》镜头穿梭于草原、沙漠与湖泊之间,展现了内蒙古的壮阔与柔美。

人美。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贯穿晚会始终。开场秀《天南地北贺新春》中,东北二人转、二人台演员载歌载舞,以豪放的舞姿与嘹亮的歌声传递北疆大地的爽朗性格;互动节目《东西南北吉祥话》中,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地区的曲艺名家,他们用各自方言说吉祥话、介绍美食,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观众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食美。王占新的二人台呱嘴《吃在北疆》是一部充满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的作品,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串联起内蒙古美食,展现了内蒙古的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这部作品不仅延续了二人台艺术的传统魅力,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其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这种以饮食为切入点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北疆的地域特色,又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北疆饮食文化的魅力。

“曲艺+非遗”:传统技艺的活化与传承

晚会通过非遗展示与曲艺表演的结合,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非遗技艺的舞台呈现。非遗展演环节中,皮雕、和林格尔剪纸等手工艺通过动态展示与解说,揭示了技艺背后的文化符号。例如,皮雕艺人现场雕刻,配合评弹《声声慢》的江南韵律,形成南北非遗的对话。“二人台”“爬山调”“晋剧”等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纷纷向全国人民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传统曲种的创新表达。内蒙古二人台、爬山调、长调、呼麦等地方曲艺,通过与现代舞台技术的结合焕发新生。例如,《戍边的幸福》以评书穿插朗诵,讲述三代边防战士的戍边故事,将曲艺的叙事功能与社会现实结合,赋予传统形式新的时代内涵。

此外,西河大鼓与上海说唱共同演绎的《双数塔》;融合多种曲艺形式的节目《美食大世界》,不断拓展传统曲艺的边界,以年轻态审美赋予非遗传承新的生命力;小品《老有所依》在传递人间大爱、移风易俗方面,也让观众感受到文艺作品的温度和人民群众抵制陈规陋习、追求文明幸福的生动实践;苏州评弹《声声慢》以吴侬软语尽显江南韵味;河南坠子《摘棉花》、晋陕蒙山曲《山里人》等节目则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冯欣蕊、夏炎的京韵大鼓,尽显传统曲艺的优雅韵味;相声《内蒙古欢迎您》通过2025贺岁曲艺晚会,向全国观众发出诚挚邀约——“赛音白努”(你好),内蒙古欢迎您!

《客从八方来——2025贺岁曲艺晚会》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一周视点》重点文艺节目推荐。晚会以“曲艺+”为桥梁,不仅完成了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转型,体现了曲艺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更通过鲜明的北疆文化元素,将内蒙古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与艺术表演紧密结合,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北疆的辽阔与深厚,感受内蒙古的独特魅力。可以说,《客从八方来》不仅是一场曲艺盛宴,更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实践,为宣传内蒙古、弘扬北疆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