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播下放心种 施上安心肥

呼和浩特:规范农资市场 护航春耕备耕

●本报记者 祁晓燕

春意渐浓,农时催人。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化肥、农膜、种子等农资产品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呼和浩特市紧抓春耕关键节点,全面启动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护农+助耕”“监管+服务”的双轮双向驱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农资市场生产经营秩序,让农民“播下放心种、施上安心肥”。

农资安全不仅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呼和浩特市严把农资质量关口,通过打好“源头管控+精准抽查+靶向施治”组合拳,确保春耕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在源头管控方面,检查获证后的生产企业在持续保持获证条件、具备出厂检验能力,履行原料把控和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执行情况;在精准抽查方面,开展监督抽查,做好不合格农资产品后处理,并开展“提质强企”技术帮扶;在靶向施治方面,加大对农用地膜、化肥、滴灌带等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

2月19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公众发布《关于规范生产、销售农膜、滴灌带及化肥行为的提醒告诫书》,随后制定《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专项整治从3月至5月底完成,共分三个阶段。3月为更新排查阶段,各辖区市场监管局重新摸排农资生产销售主体底数,更新台账,做到全覆盖。4月至5月为集中整治阶段,对农资产品的生产销售主体进行集中检查,各责任科室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联合联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监督整改。5月底为总结汇报阶段,总结整治经验,巩固治理成果,做到检查到位、措施得力、应改尽改、应罚必罚。通过“事前告诫+事中防范+事后改进”的分段推进模式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春耕生产,农资先行。为此,呼和浩特市构建“标准引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立体防线。市场监管部门对农膜等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推动该领域生产企业产品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指导相关部门将违规生产、销售不合格农资行为依法依规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联合惩戒、数据共享。同时,以“检管联动”方式整合综合抽检、产品质量、价格、网监、广告等业务条线,联动各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形成治理闭环模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深入推进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助推春耕备耕顺利进行,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