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已累计建成9家科技小院

本报讯(记者 武子暄)3月14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协会获悉,2024年,呼和浩特市新增5家科技小院,累计已建成9家(包含院校共建1家),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的有61家。

呼和浩特市科技小院工作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从2022年首次获批4家到如今增至9家,成绩显著。这9家科技小院分别为:内蒙古武川燕麦科技小院、内蒙古武川藜麦科技小院、内蒙古和林奶山羊科技小院、内蒙古土左奶牛科技小院、内蒙古托克托葡萄科技小院、内蒙古清水河谷子科技小院、内蒙古武川马铃薯科技小院、内蒙古土左玉米科技小院和内蒙古托克托牧草科技小院(该小院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共同成立,属于院校共建性质)。目前,入驻科技小院的首席专家共9人,其他专家47人,研究生43人。

从最初的试点建设,到如今的全面推广,呼和浩特市科技小院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推广高效种养殖模式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同时通过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2024年,内蒙古武川藜麦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技协评为“最美科技小院”,被自治区科创中心、自治区农技协评为“优秀科技小院”。

如今,科技小院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农业科技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截至2024年底,呼和浩特市科技小院共建成试验示范基地23个,试验示范面积11155亩,技术辐射面积131000亩,技术辐射带动当地农户700余户;组织农民培训55场次,参加培训7960余人次,技术指导与服务农户3700余人次,技术服务相关企业20余次;通过科技小院获得专利8项,形成技术规程2项,推广新技术28项,推广新品种106个,促进农民增收增产;累计培育乡土人才20多位,增加就业600余人,接待外来参观学习1000余人次,接待观光旅游3000余人次。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