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自治区教育厅部署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暨春季学期就业重点工作

拓宽就业渠道 深挖就业岗位 优化就业服务

本报讯(记者 杨志伟)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召开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部署暨2025届毕业生春季学期就业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梳理总结工作、分析就业形势,安排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暨春季学期就业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全区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6.86万人。各高校要准确把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会议强调,各高校要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加快拓宽就业渠道、深挖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尽早落实毕业去向,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要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强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会议要求,各高校要强化提质增效,扩大市场化岗位供给。进一步扩大访企拓岗范围,开展访市拓岗、访县拓岗、访园拓岗,全力推进产学融通,形成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同步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要创新工作方法,做实校园招聘活动。根据本校实际加强会前动员、会中指导、会后跟踪,推动形成招聘会闭环管理模式;落实“一对一”指导、“点对点”推荐,进一步提高企业招聘岗位熟识度、学生指导服务精细度和岗位供需匹配精准度。要强化政策引领,挖掘项目带动就业潜力。各高校要将就业工作向下延伸,有意识地收集旗县发布的招聘信息,做好汇总推送工作;要将毕业生关心关注的政策讲深讲细,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确保每一位毕业生既要知悉了解政策,还要用足用好政策。要聚焦充分就业,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工程。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强化就业教育引导,提升就业综合能力;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帮助学生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就业能力。要落实帮扶举措,稳步推进困难群体就业。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家庭等就业困难毕业生以及学差生、学困生群体,深入了解毕业生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就业意向和性格特点,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工作要求,做实“四个优先”,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均能享有三个以上就业岗位信息。要强化监测评估,推动供需精准有效匹配。严格执行“四不准”“三不得”规定,做好就业监测数据自查和核查工作;坚持分类评价,突出质量导向,探索长周期评价,以就业评价赋能就业工作转型,促进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紧盯任务目标,全面推进就业促进行动。优化专业设置,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衔接,实现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推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协调发展;提升就业能力和水平,强化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和就业反馈作用,为教育教学评估、就业工作质量评价、学科专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