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亚军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职业病防治院体重管理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将体重管理纳入职业病防治体系,成为全国首个以省级政策推动职业人群体重健康管理的地区。近年来,我国“小胖墩”日渐增多,而这些“小胖墩”除了遗传因素,往往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不太好。对此,爸爸妈妈该怎样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帮助孩子尽可能达到健康体重呢?在此,特邀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儿科专家为大家解答。
儿童肥胖超重界定有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红霞介绍,严重超重和肥胖的孩子会大大增加高血压、膝盖或背部疼痛、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风险。
儿童的超重、肥胖虽然也是依据体质指数来诊断,但其标准和成人标准并不相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不同的参考标准,2至5岁儿童可参考“中国0至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中制定的中国2至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BMI参考界值点,6至18岁儿童可参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中6至18岁学龄儿童筛查超重与肥胖的性别年龄别BMI参考界值点。
儿童肥胖超重的原因有多种
红霞介绍,高能量食物和含糖饮料会增加儿童额外能量的摄入,这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环境、父母不良的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儿童的行为,如不吃早餐、经常在外就餐、进餐速度过快、晚餐进食过多、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喜欢高能量零食等,尤其是儿童在看电视时进食过多零食,也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另外,母亲妊娠期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如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出生等也会引起儿童的肥胖。
电子产品会使儿童久坐,如长时间玩电脑、玩游戏机以及看电视等,儿童活动量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发生肥胖的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多也可会引起肥胖,而肥胖的儿童大多不喜欢运动,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双亲均肥胖的后代发生肥胖率达70%至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发生率约为40%至50%,双亲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至14%,因此遗传因素也是影响儿童肥胖的原因。
帮助孩子健康减重需要多方面干预
红霞表示,帮助孩子健康减重需要饮食干预,对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鼓励饮食多样化,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含能量、脂肪或糖高的食品等。
运动干预方面,2岁至5岁的孩子应鼓励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每天至少120分钟。6岁至17岁的孩子应减少久坐时间,每天保证1小时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睡眠干预方面,应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2岁至5岁的孩子总睡眠时间10至13个小时,包括1至2小时午睡时间。6至12岁的孩子每天应睡足9至12小时,13至17岁的孩子每天应睡足8至10小时。
体检方面,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关注体重和身高的发展趋势,如果孩子的体重问题已经影响到健康,建议及时咨询营养师或医生,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