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站在企业角度助企有温度更有力度

●王英

一座城市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作为“六个行动”之一的助企行动不是政绩工程,而是要真正把企业的痛点难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这就要求相关地区和部门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把企业的需求当作第一信号,把企业的发展当作第一责任。

站在企业的角度,就是从企业的视角,思考企业发展的需求,也就是换位思考。助企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区各部门聚焦企业发展的“关键小事”,精准发力,体现出各部门对于企业发展的关注。但市场瞬息万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只有通过持续而充分的换位思考,才能及时了解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和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才能更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在什么点上发力,涉企服务才能不断创新,服务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我们走进企业,下沉到一线摸实情,把自己当作是企业的人,眼往下看,脚往下走,才能发现企业会议室里发现不了的问题,才能把“金点子”汇聚上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站在企业的角度,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给企业更多机会真实充分表达意见建议,并据此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机制,让企业真切地感受到话不白说。举个例子,数字化人才紧缺是和林格尔新区企业发展普遍遇到的问题,政府部门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加紧落实《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云谷人才卡”管理实施办法》,组织开展招聘会搭建用人平台,同时积极引进数字化人才培训机构,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这其中既有解决办法,也有机制赋能,推出的措施既有助于企业解决面临的紧迫问题,又有利于行业产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让助企行动更有温度,也让措施落实更有力度。

“学会将心比心,才能得到人心”。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是整个经济充满生机活力和蓬勃发展的基础。站在企业的角度,就是站在发展的高度,为企业解决难题,就是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这既是责任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