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虎原
“做一个干净的人”——这里的“干净”可不单指卫生,而是包括外表、内心、言谈举止、处世为人等方方面面。
陌生人相见,往往是外貌“先入为主”。《弟子规》有言:“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意思是说,帽子要戴端正,纽扣要系整齐,袜子和鞋要穿得紧紧凑凑——这样显得干净利索有精神,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
日常生活中,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的,不一定是经济富有、不一定是搽脂抹粉、不一定是穿着名牌,而是外表干净得体、言谈举止恰到好处。一个穿戴整洁的人,不但自己舒服,别人看着也顺眼。相反,一个蓬头垢面、衣带松垮的人,是不会有人愿意接近的。说到底,人存在于社会群体中,仪表干净体现着生活的态度,也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很多时候,一句温暖的话,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给对方提供正能量;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如同隐形的刀子,会伤害他人的心。有时虽然“说话者无意”,但“听话者有心”。
言为心声,语为心境。通过说话能看出做人的素养。一个品德高尚且善良的人,不责难他人的小错,不揭发他人的隐私,不纠缠他人的“旧账”。哪怕是日常的闲聊,也要把握分寸,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同时要懂得“沉默是金”的道理——看透不说透。如果总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夸夸其谈、喋喋不休、锋芒毕露,轻则言多语失,重则招惹是非。
家是一个人的来处,也是一个人的归途,家亦是一个人待的时间最长最久的地方。能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人,往往透露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一家人自觉自愿、主动协调地收拾清理环境,情感得以融洽、气氛得以和睦、心灵得以安放、疲惫得以休养……可以说,家的样子,就是一个人生活的样子。
灵魂即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行为起着主导与统领作用。灵魂干净的人具有一颗高尚纯洁、正直无私、宽容大度、通融理解、光明磊落、助人为乐的善良之心。灵魂干净的人,做事才会干净。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浙江某地一名清洁女工在清理垃圾时,发现一个装有齐齐整整物品的塑料袋,提起来沉甸甸的。打开一看,是四大捆百元人民币——四十万元。这位阿姨立即联系民警寻找失主。她说:“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能要,做人就要干干净净。”一个内心干净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诱惑,都能独善其身、坚守初心。
干净是做人的修养。行走世间,如果能做到外表干净、心灵干净、说话干净、行为干净、居家干净……那么你肯定是个受人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