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祁晓燕)春季是过敏性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如果碰上了化妆品不良反应,消费者到底该遵循哪些步骤,通过什么渠道正确报告呢?近日,呼和浩特市检验检测中心发布化妆品不良反应防范攻略,帮助消费者扫清疑虑,轻松守护春日美肤。
春季护肤有哪些关键要点?防范攻略指出,从室外回家后,注意及时清洗面部等皮肤暴露部位,以减少过敏原在皮肤表面的存留。避免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脸,应用温和的洁面乳,尽量减少对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春季皮肤比较干燥、屏障功能减弱,是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内在因素。可使用补水保湿、具有舒缓功效的护肤品进行皮肤护理。外出时要注意有效防晒。
化妆品用不对肌肤闹“情绪”怎么办?该防范攻略明确,要选择有合法渠道来源的化妆品。在美容美发机构使用化妆品也要问明产品来源,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必要时可要求查看进货证明,建议避免使用其自行配置的产品。购买产品时要注意索要发票和购物凭证。要注意查看化妆品标签内容是否清楚、包装是否完好。标签中产品名称、全成分标注、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使用方法、使用期限、储存条件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等都要标示清楚,避免选购含有自身易致敏成分的产品。消费者应对化妆品功效有合理的预期,对标签中有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具有夸大宣传或引人误解内容的化妆品应提高警惕,避免使用。要按照化妆品标识中规定的使用方法合理使用化妆品。如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如有必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就医时要携带近期所使用的化妆品及其包装,以帮助医生判断出现的症状是否与使用该化妆品相关。
遭遇化妆品不良反应消费者该如何正确报告?就此,防范攻略指出:消费者可以与化妆品标签上标示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或者与化妆品经营者联系,告知其怀疑使用化妆品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如消费者去医疗机构就诊,可以通过该医疗机构报告不良反应。消费者也可以向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在线填报平台扫码报告可能与使用化妆品有关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