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北大金秋·呼和浩特赛罕区实验学校科技特色课之“少年中国芯”项目开课

本报讯(实习记者 贾璐)日前,北大金秋·呼和浩特赛罕区实验学校科技特色课之“少年中国芯”项目讲座第一讲开课。

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陈宝钦主讲。陈教授从自身经历谈起,分享人生感悟,科普从沙子变成芯片的过程,介绍微电子领域的前沿科技等知识。

“听了陈教授的讲座后,我深刻意识到芯片技术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对科技的兴趣,之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实践,争取成为芯片工程师,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该校初一(1)班学生赵一霖说。

据了解,“少年中国芯”项目课程是该校依托北大资源优势,强力打造的科技特色系列课之一,课程由北京大学何进教授团队主持引领,旨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培育创新能力,厚植家国情怀,通过“芯科普”“芯教育”和“芯研发”等环节,播撒“芯种子”,孵育“芯人才”。

北大金秋·呼和浩特赛罕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张云飞介绍,学校此次开设的“少年中国芯”课程,将有机融合半导体物理、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架构等知识,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初步基础知识,激发对科技的兴趣,为此后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学生将深入探究芯片的发展历程、内部构造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将借助专业实验设备与工具,开展电路搭建、元器件识别与焊接等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