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首府:精心培育乡土花卉扮靓街景

本报讯(记者 宋向华)近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园林苗木试验示范基地大棚,满棚花卉直冲眼底,红的、黄的、粉的、紫的,五颜六色的花朵争相开放,让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见图)。

三三两两的园林工人穿梭在花卉间,时不时俯身,掐掉枯黄的叶片。正在现场规范工人作业流程的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技术员王艳龙告诉记者:“目前,大棚内的花卉即将进入盛花期,更需要精细化养护,力保出圃时处于最佳状态。”

“与往年相比,今年花卉培育新增了大花飞燕草、毛地黄等中高层次的花卉品种,你瞧,这个就是大花飞燕草。”顺着王艳龙的手指望去,只见蓝色的小花一朵挨一朵相拥于长长的花茎上。“这叶片形似一只只小小的飞燕,所以得名飞燕草,它穗状的花茎高高耸立,在园林花境打造中可做背景花材,呈现上下起伏的效果。它与我们今年新培育的鲁冰花、毛地黄并称花园‘三剑客’,这也是特色地被花卉。瞧,这个就是毛地黄。”王艳龙边走边说,已将记者带到另一种花卉旁。“它植株强健,比较耐寒、耐干旱,和大花飞燕草一样,个头较高,栽植到花境中视觉效果更好。”王艳龙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为进一步提高呼和浩特市花卉品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节约用花成本,从2021年起,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乡土地被花卉培育工作。几年来,通过自行培育,推出一批比较成熟的常规花卉,它们抗寒、抗旱,喜欢冷凉气候,易成活。今年,首府园林引进、培育了诸如大花飞燕草之类的、植株高度可达1米到1.2米的新品种,这些品种搭配往年培育的30厘米到50厘米的常规花卉,在节约绿化用花成本的同时,更有利于凸显园林花境景观,提升微景观效果,色彩也更加丰富。

据介绍,2025年,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计划培育各类地被花卉500余万盆,约120个品种。目前,包括新品种在内的第一批次花卉已完成培育,将于本月底出圃,在“五一”期间扮靓街景。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