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民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这家社区养老服务站有位贴心大管家

●本报记者 马妍

在新城区锡林郭勒北路街道锡林社区,有一个老年人的幸福港湾——锡林社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自2023年10月投入运营以来,这个300平方米的养老天地,在站长张凯民的带领下,成为社区老年人心中的温暖之家。

张凯民深知,社区养老不仅要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更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身心健康。她积极整合资源,依托内蒙古安创健康咨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专业力量,将日间照料、助餐服务、中医健康管理、心理咨询、志愿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融为一体,打造了“15分钟生活圈”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在她的努力下,养老服务站既满足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成为他们精神寄托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张站长,我身体不太好,一个人居住,工作人员能把饭菜送到家里吗?”道北1小区居民王爷爷向张凯民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张凯民经过与辖区为老服务餐厅多次沟通后,最终协调专人负责为王爷爷送餐上门。针对其他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她引入了呼和浩特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服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从助餐到助医,从助洁到助乐,每一项服务都力求做到贴心周到。在张凯民的带领下,服务团队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技能,确保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有尊严的养老服务。截至目前,该站已累计服务周边老年人超20000人次。

除了关注辖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外,张凯民也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在她的精心策划下,养老服务站化身老年人的欢乐学习课堂。逢年过节,养老服务站会举办插花、演出活动,让老人感受生活的美好;平时定期举办养生课堂,邀请专业讲师为老人传授健康养生知识,引导他们科学养生,乐享健康;还定制书法绘画课、手工制作课、音乐欣赏课等课程,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在日常管理中,张凯民注重细节,从环境布置到活动安排,力求打造安全、舒适、无障碍的养老环境。她倡导“以老为尊,以爱为本”的服务理念,鼓励工作人员与老年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老人们围坐一起,或下棋聊天,或挥毫泼墨,或听健康讲座,一派其乐融融的画面。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