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首府现代化消费中心 回民区如何精准“出牌”

●本报记者 祁晓燕

初夏时节,回民区中山西路“烟火气”升腾。热闹的街区随着整个商圈的创新提质散发着蓬勃生机,成为城市释放消费活力的主阵地之一。

“这里交通方便、环境好,商品一应俱全。闲暇时相约朋友在这儿聚餐、逛街,吃喝玩乐一站式就能实现。”在转角巷购买奶茶的90后徐慧说。在商圈内的一家自助餐厅,琳琅满目的美食吸引了众多食客光顾,还有顾客拿着小票在门外排队等候。“逛街、吃饭还是喜欢来中山西路,这里商场多、饭店多,美食与‘烟火气’交相融合,各种餐饮都很诱人。”排队的王女士坦言。

“夜间经济”赋予了回民区夜晚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中山西路商圈加速发展,商业体量不断扩大,时尚度不断提升,购物中心、购物体验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回民区商业版图,一场变革正悄然发生。位于回民区牛街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经过升级改造后,宽敞的空间通透明亮、货架整齐排列。在生鲜区,新增牛羊肉精细化分割服务,不同部位分类包装,消费者无需动手就能拎走“预制食材”。受年轻人喜爱的轻食、卤味、炸物、烘焙等多元档口整齐排列,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自助扫码结账通道让购物更便捷。

“现在,食材的种类更加多样化,有已经腌好的鸡翅、切好的牛肉,更方便年轻人选择。”市民白海明说。据介绍,此次业态升级,超市突破传统商超模式,聚焦商品结构优化、场景体验提升、便民服务深化三大方向,打造“烟火气”餐饮场景。该超市店长武爱平表示:“回民区相关部门非常支持这次改造,改造期间遇到的困难都帮我们一一解决。改造后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年轻客群逐渐增多。”

商超的转型升级是回民区消费活力释放的缩影,而政策的有力驱动则为辖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回民区以“两新政策”为强劲引擎,送政策入企,引导组织辖区内85家家装厨卫企业、家电企业、电动车企业参与活动,助力企业扩大市场规模,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

政策落地见效,服务持续升级。回民区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服务机制,强化汽车销售集群优势。目前,已成功盘活攸攸板村闲置空间(原好上好商业园区接待中心),引进两家4S店,全力支持4S店维修车间建设和店面装修。

从商超到车企,从政策落地到成果显现,回民区交出亮眼成绩单。一季度,回民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9亿元,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7.5%,增速位于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80.7亿元,同比增长6.3%,总量位居自治区第一,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回民区将继续围绕加快打造首府现代化消费中心,继续擦亮回民区作为“自治区首批特色商业集聚区、自治区第二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名片,携手相关企业和商家在重要节点为消费者呈现消费盛宴,为全市经济发展再作贡献。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