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丰州滩 上一版   
上一篇

立夏万物皆灵秀

●吕成玉

经过3个月6个节气90天的进化,春,身着嫩绿色的服装挥手自兹去,夏季的第一扇大门轻轻开启。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说:“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大也。意即春天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可见,进入立夏,日照增强,气温回升,万物繁茂。“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一个“立”字,形象生动,让天地间风暖昼长,一切植物都争先恐后地站立起来。

此时,正是农作物种植最繁忙的时节。玉米种植已结束,平坦肥沃的田野上,条条雪白的塑膜用自己温暖的身躯孵化种子,宛若一道道银光在闪烁。葵花也进入播种期,远畴近畈,戴遮阳帽罩各色头巾的女人们,跟随男人们驾驶的农机,拢土压膜,破膜点穴,紫红色的脸庞写满辛劳与期盼。

神州幅员辽阔,南北入夏殊同。此时,江南气温回升快,降雨明显增多,呈现“霭霭停云,时雨濛濛”的景象。而华南已进入汛期,雷雨夹杂冰雹的强对流天气频发。北方仍春光氤氲,早晚温差悬殊,处于“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之暮春。

漫步街衢,暖风拂面,甚是惬意。多情的柳丝随风摇曳,婀娜多姿。高大的白杨已换上翠绿的新衣,挺拔的身躯直冲云霄。杨柳婀娜,晓风晨月,构成初夏旖旎一景。

城市的风情已挤满眼帘。公园中树木蓊郁,草坪葱绿,各种灌木站成整齐的绿墙,护守波光潋滟的河水。在湖水荡漾的景区,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岸上青草萋萋,蝴蝶飞入花丛;湖中画舫穿梭,蛙鸣芦苇深处。它们为即将扬花灌浆的麦苗翩翩起舞,为夏日的莅临放声歌唱。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此时,河套地区的苹果梨进入开花盛期。“冰雪肌肤香韵细”,袅袅入心脾;而“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的情操,又让人生出几分敬意。极目梨园,端庄矜持的枝丫缀满雪白的花朵,密密匝匝,晶莹剔透,一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景象,令人赏心悦目。

在广阔农村,虽然还不是满目葱郁,一块块碧绿的麦苗晕染着“晴日暖风生麦气”的田野风情。放眼望去,每一株小麦正昂扬向上,即将扬花吐穗。健壮的小麦经过朗朗阳光的抚摸,把养分源源不断地送给麦穗。夏风吹来,麦田掀起层层碧浪。

这个时节,人们青睐的苦菜也喜滋滋地从田埂、渠畔、草丛中冒了出来,价格由初春“物以稀为贵”的飙升而逐渐回落。绿色野蔬,清热下火,开水一焯,冰拌一盘,或下酒,或佐餐,岂不美哉!

紫槐花开缀绿枝,馥郁芬芳润时光。立夏前后槐花盛开。槐树在河套地区属“舶来品”。五月上旬,槐花开得耀人眼目。一串串繁密的花朵挂满枝头,姹紫嫣红,如一团团火焰,点亮了小区、公园,愉悦了行人。

河套民谚:立夏不起风,起风活埋人。古人认为“风起动万物”。立夏后,开始刮“清明风”,即东南风。白居易诗云:“清和四月(指农历)初,树木正华滋。风清新叶影,鸟恋残花枝。”河套地区虽属非季风区,但春季气候干燥,风沙较大,立夏时日还拖着春的尾巴。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立夏同样有“三候”。

雨集池塘蝼蝈鸣,蜗牛已过银钩横。一候蝼蝈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河套人称之为蝲蛄。这种昆虫靠吃农作物嫩茎为生,喜欢在湿润的土地里面钻洞爬行。到了晚上夜深人静时,即不停地鸣叫,预示着夏天的到来。河套农谚:听蝲蛄叫,还不种豌豆?意谓人要有判断是非之能力,做事不为人言所困扰。

蚯蚓在泥穴,出缩常似盈。二候蚯蚓出。蚯蚓又名蛐蟮,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感阳气而曲,乘阳气而伸。深夜,露下,闻草间蚯蚓之声愈加急促。荀子《劝学》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以蚯蚓为喻,论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可见,蚯蚓虽身体柔弱,却用心专一,其品质也符合古人的追求。

王瓜未赤方牵蔓,李子才青已近樽。三候王瓜生。王瓜,又名土瓜,是一种在山林里爬蔓生长的瓜藤,农历四月开花。“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古称老鸦瓜。在医药不发达的古代,野生的王瓜因药用价值高而受人青睐。其果实、种子和根具有清热、生津、化瘀、通乳之功效。

“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民间有称重、尝新、斗蛋等活动,以此来迎接山青水秀的季节。

立夏是夏季的嫩芽,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感恩四季变换的节奏,已备好依依岸柳,浩浩河水,袅袅麦香,灿灿葵田,亭亭玉黍,引领万物走进炎天暑月。站在季节的路口,在万物并秀之日,吾与春天作揖道别,重新挽起夏日丰腴的臂膀,以一腔赤诚,奔赴余生。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