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
最近华龄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隆盛庄》,作者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作家乔奕斐。这部小说以作者家乡丰镇市古镇隆盛庄为背景,讲述了山西省移民张瑞元家族三代人在塞外艰苦创业的百年历程,时间跨度从清朝咸丰五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小说以十三岁少年张瑞元因山西省遇大旱灾“走西口”为开端,展开描绘了张瑞元经营驼队贸易在隆盛庄立足的过程。随着家族产业扩展至票号、牧场等领域,故事详细展现张家三代人在历史的动荡时局中的命运沉浮,并且还通过一百多位人物的人生交织,反映了近百年的历史。
这部小说主题鲜明,让读者在回顾历史并进行深度反思之后,激发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力量。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独具匠心,包容性很强,在重彩浓墨描绘张瑞元等晋商人物的同时,还塑造了蒙古族商人扎木合等形象,表现出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商业道德和智慧。
小说采用线性编年结构,自然流畅,让读者读起来很容易进入故事情节当中,渐入佳境,引发思考。
小说将近80万字,共分七十二章,作者能在这个鸿篇巨制的多个故事板块的连接部分,进行细致耐心的打磨,让读者能够整体读上去平滑自然,并无割裂与生涩之感。作者很注意在细节描写上下足功夫,无论是对日常生活的生动描摹,还是对历史事件的呈现,都丝丝入扣地深入生活肌理,编织出一张繁复细密的巨网,将近现代历史时间的更迭,与塞内外多地的空间辗转都悉数网罗其中。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齐奕斐的语言很有特色,他能够把文学的书面语言和人民群众的日常语言巧妙地融在一起.例如他在第二章《瑞元巧识达林太》中描写隆盛庄景色,写道“隆盛庄除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一家接一家的店铺字号,再没有什么格外美丽的景色了。所有的绿,远的是山,近的是院子里墙角下的两小畦菜地。所有的红,除了闺女们的红衣服,便是窗台上花盆里的红花了。然而,隆盛庄之美,不在绿,也不在红,恰恰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和一家接一家的店铺字号。这是隆盛庄人的生活,比所有的绿和红更富有色彩”。其中“闺女们的红衣服”是日常用语,与书面文学用语“更富有色彩”相互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情趣和感染力。
这部长篇小说还有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小说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在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生活方式、人生经历等方面,表现出显形或隐形文化,从而让广大读者在中华民族传承有序的文化中,看到了以历史或文学的方式回应解决人类精神和现实疑难的淑世情怀,看到了今天的自己,同时也看到了祖辈的生活状态,从过去观照现实,产生共情,生发出感动。
这部作品有以上优点,受到内蒙古文坛的重视和好评,还曾入选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
齐奕斐能够创作这样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除了因为他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文学能力,还在于他能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了写这部小说,齐奕斐通过长期的实地考察,收集整理了大量晋商在塞外的经营档案与口述史料.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部作品问世之后,受到内蒙古自治区许多影视编导的关注,他们很想改编成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一时又很难筹到拍摄费用。著名导演王新民曾拍摄过电视连续剧《大盛魁》,对史诗般的晋商戏情有独钟。他的团队看过《隆盛庄》一书后,提出拍摄系列微短剧的设想。一来可以大大减少投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二来原小说人物众多,有多条故事线,易于切割成不同段落。这样,用少量资金先拍出一部,让观众先睹为快,逐步扩大《隆盛庄》的影响. 接着拍第二部,第三部。
微短剧因其篇幅短小,内容精练,传播广泛,已经成为广大网民最为喜爱的影视类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为了繁荣我区的微短剧创作,成立了短音视频中心,为短视频走进大屏幕在全区开了个好头。王新民设想通过《隆盛庄》微短剧的拍摄实践,为内蒙古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找到一条影视化的路子,让北疆文化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