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封斌
实习记者 霍文睿 刘璐
4月18日—20日,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指导,山东省畜牧协会主办,山东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承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泰安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国家现代农业(奶业)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泰安市畜牧兽医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山东现代奶业发展大会暨齐鲁奶业山海论坛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大会以“信心、创新、责任,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产业发展不确定性”为主题,聚焦打造“奶业现代化齐鲁样板”,破题“奶农办加工”试点,积极探索我国奶业发展创新道路。
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学者、一线牛人、媒体记者以及青岛、济南、淄博、东营、烟台、潍坊等地市级畜牧主管部门相关代表等600余人齐聚在泰山脚下,共话齐鲁奶业发展。山东省畜牧协会秘书长逯岩主持大会开幕式。
会上,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表示,奶制品成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有着良好的消费前景。因此我们要对奶业的发展有足够的信心。在奶业自身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当下,积极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克服当前的困难,走出困境,走向辉煌的未来,需要通过企业的自强不息而实现。
山东是畜牧业大省,是我国奶业振兴的主战场和确保乳品质量安全的主阵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奶业振兴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奶类产量位居全国第五,探索形成了乳制品产地消费新模式,全省拥有1000多家奶吧,区域品牌日益壮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表示,奶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农村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山东奶业发展,提升奶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引领带动全国奶业加快全面振兴,实现现代化。“希望各位同仁凝心聚力,趁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山东奶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奶业全面振兴新局面。”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新在致辞中提到,奶业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山东奶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就奶业振兴专门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加快实施奶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不断优化奶源区域布局,增强自主育种能力,发展优质饲草饲料,提升智慧生产水平,促进养加一体融合,走实走稳奶业振兴山东步伐,推动山东奶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聚力实施“奶业富民工程”,全面推动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良种化推广、科技化支撑,涌现出蒙牛泰安、亚奥特等龙头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格局。泰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保文表示,泰安地理位置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开发潜力大,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这次盛会的举办,既是对泰安奶业工作的认可和鼓励,更为山东及泰安奶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山东亚奥特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牛德强表示,作为地方品牌乳企,亚奥特将扎实经营、稳定发展,勇于承担合作、发展、共赢的社会责任,始终坚持做山东奶业的建设者、产业发展的贡献者、奶业秩序的维护者。
大会开幕式后进行的主题报告环节高潮迭起,十余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围绕行业发展现状、节本增效、奶牛繁育、牧场建设、设备选择等议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兼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刘长全回顾了2022年奶业经济总体特征,并就当前国内国际奶业经济形势变化以及2023年的形势进行了梳理与预测。同时,刘长全就乳制品消费需求前景、自给率与奶业供给的对外依赖、奶业利益联结机制和奶牛养殖基础地位、农业结构与饲料粮(饲草)供给四个方面,从中国奶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及讲解。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通过视频的形式作了专题报告。他表示,受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世界奶业发展高速增长期已过,国内国际需求转弱,这对我国奶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长远看,我国的奶业消费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政府、企业应共同发力,积极探索新的发展之路。”他强调,应对当前奶业困境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做到稳收奶,稳奶价;加大产业扶持;拓渠道,加快推进“奶农办加工”试点;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推动乳制品消费;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在帮助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发挥指导、引领、监督的作用。李胜利进一步指出,应对当前奶业困境,解决饲料成本过高问题是重中之重,对此,他给出了降低饲料成本、推广低蛋白日粮等一系列思路及技术措施。
中国奶业协会育种委员会副主任、河北品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光磊表示,当前形势下,规模牧场应树立六方面的理念:一是奶业形势与育种重视程度要加强;二是产量提升与牧场选种方向要注意;三是主动淘汰与性控冻精使用要重视;四是育种规划与分群育种实施要提前;五是降本增效与饲料育种指数,以饲料效率相关性状在三大综合指标中不同程度的体现,来开展选种育种工作;六是跨越提升与胚胎移植应用,进口牛各项育种指数较低,是胚胎移植受体的最佳选择,经济效益更加明显,更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
全国动物遗传育种著名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勤表示,山东是奶业大省,全国遗传评估有着周期长、年评估次数少的特点,且需兼顾全国多个地区,不同地区的数据存在差异,难以满足本省选育要求,故亟需建立适合山东省的奶牛遗传评估体系。张勤表示,将逐步开展基因组遗传评估,同时将繁殖、使用寿命等性状纳入遗传评估体系中,对于产奶性状和体细胞评分,将采用多胎次多性状随机回归测定日模型进行育种值估计,对于体型性状则会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进行育种值估计。
山东畜牧协会奶业分会会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中华就题为《实现奶牛养殖节本增效的途径与技术》的专题报告同与会嘉宾进行了探讨。他从如何提升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及企业竞争力、节本增效饲养管理技术的实现等几个角度展开阐述。王中华认为,目前奶业发展优势在于低碳节粮,潜力巨大,如何加快挖掘发展潜力并有效应对压力,是目前值得注意及思考的问题。对此,应实现奶业应有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加强协会能力建设。此外,王中华还对以低蛋白日粮技术为代表的几项新技术进行了介绍。
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担保业务部副经理崔博就“畜牧贷”的三个政策特点——期限灵活、担保费率低、有贴息分别进行了阐述。
山东作为奶业大省,在奶业生产能力提升、促进奶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泰安岱岳区、德州禹城市、潍坊临朐县和淄博高青县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尤为突出,大会对上述区县(市)授予“山东省奶业生产能力提升示范县”荣誉称号。现场还同时举行了山东奶牛遗传评估首次发布启动仪式以及山东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换届通报、副会长单位授牌和专家组聘书发放仪式。
在山海论坛环节,大会邀请到青岛新高地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义坚、淄博高青县丙申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丙申、山东合力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涛、山东金兰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法文静四位牛人代表,以“牛人说牛业”为主题,就牧场管理经验以及应对产业困境之举措等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并对“奶农办加工”的前景与实践路径进行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