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10版:奶牛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B族维生素的研究进展

■本报记者 杨丽霞 摄

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瘤胃细菌可以合成所需的B族维生素,因此认为没有必要补充B族维生素。然而,这些早期的研究大多是在低产量的奶牛上进行的。随着产奶量的增加,免疫和新陈代谢变得更加重要。

初乳中含有较高水平的B族维生素,这对新生犊牛的健康非常重要。一个挑战是,与氨基酸、矿物质和能量的缺乏相比,B族维生素的缺乏不容易发现。

大多数B族维生素在与酶活性相关的代谢循环中起辅酶的作用。这些包括:通过糖异生和TCA循环产生能量;尿素循环;蛋白合成;通过甲基合成的一碳单位的代谢;从头合成的脂肪酸。

B族维生素的来源包括饲料和细菌合成(与干物质摄入和瘤胃环境有关)。在体内,B族维生素在小肠吸收。存在的挑战是确定细菌产量,与泌乳期奶牛相比,过渡期奶牛的需求量变化,以及B族维生素在瘤胃中的破坏情况。

B族维生素的作用

硫胺素(B1)是能量代谢所必需的,涉及葡萄糖代谢和免疫。硫胺素缺乏的一个症状是脑脊髓灰质炎(PEM),导致颤抖、腹泻和打转。在日粮中,可以通过每磅体重添加1毫克来补充。高硫酸盐饲料,如酒糟,经常饲喂育肥肉牛,可能需要补充硫胺素。

核黄素(B2)在能量循环(克雷布斯循环)中起辅酶和酶的作用。哺乳期犊牛可能发生核黄素缺乏的情况,建议每磅体重补充5毫克。成年反刍动物却不是这样。在一项研究中,每磅体重注射10毫克核黄素可以增加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和数量。总的来说,牧草是核黄素的良好来源。

烟酸(B3)可以以烟酸或烟酰胺的形式补充,两种形式的效果几乎相等。烟酸与能量生成循环(NADP)、脂肪酸合成和氨基酸代谢有关。它能引起血管舒张,这在热应激时是有益的,使血液流向动物的皮肤和外部释放热量,建议每天考虑补充12—36克烟酸。

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烟酸可以减少肥胖干奶牛的脂肪动员,防止酮病,牧场实践推荐添加3—5克瘤胃保护烟酸。在过渡时期,体况评分在3.5以上的牛只推荐使用烟酸,以减少脂肪动员,减少血液非酯化脂肪酸(NEFA)。

泛酸(B5)参与细胞能量转移、氨基酸代谢和辅酶合成(CoA)。饲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泛酸可提高产奶量、乳成分和血糖。NASEM中列出,只有22%泛酸能免于瘤胃降解。

维生素B6有六种形式,包括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和三种磷酸化形式。维生素B6是120种酶中的一种辅酶。牧草和谷物是很好的来源。

叶酸在DNA合成和甲基化循环中起作用。据报道,幼龄犊牛缺乏与有限的细菌合成有关。泌乳胎次会影响叶酸的作用效果。油籽和啤酒糟是其来源,超过75%的叶酸会在瘤胃中被降解(NASEM)。

维生素B12必须由细菌产生,需要钴(植物不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在由丙酸(挥发性脂肪酸)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幼龄犊牛可能会出现缺乏情况。研究表明,维生素B12与叶酸一起注射可以增加产奶量。国家健康监测系统(NAHMS)推荐的钴含量水平已经增加到0.2ppm,而一些营养学家推荐的是0.5—1.0ppm(瘤胃未保护)。

生物素在能量和葡萄糖形成、脂质和氨基酸代谢中起作用。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奶牛的产奶量增加了约1.8千克。加拿大和欧洲的研究显示,补充生物素可以改善奶牛的肢蹄健康。

生物素的饲料来源包括酵母和油籽。建议每天补充15—20毫克的生物素,并延长饲喂时间6个月或更长时间,以改善奶牛的肢蹄健康。总体而言,45%的生物素能逃脱瘤胃破坏(NASEM)。

胆碱不被认为是B族维生素,但也包括在B族维生素的讨论中。胆碱是甲基的来源,替代蛋氨酸作为甲基的供体,能刺激奶牛的干物质摄入,提高牛奶产量,并通过低密度磷脂从肝脏输出,减少脂肪肝的形成。胆碱必须进行瘤胃保护饲喂,推荐的饲喂量是每天13—15克。

瘤胃保护B族维生素

商业化的瘤胃保护B族维生素补充剂可以保护B族维生素免受瘤胃破坏。有两种保护方式。

包被是用一种聚合物覆盖B族维生素,在瘤胃较高的pH值中,保护其不被降解,而在小肠较低的pH值中能释放被吸收。

将B族维生素嵌入脂质(油或脂肪源)中,因脂肪的惰性,可保护B族维生素在瘤胃中不被破坏。脂质可能围绕着B族维生素或混入其中,表面的B族维生素可能在瘤胃中被利用和/或破坏。当脂质产物到达小肠时,脂肪酶将脂质降解,释放出B族维生素在小肠中被吸收。

小结:1、B族维生素的作用是独特的,在奶牛场并不总是容易发现和确定;2、一般来说,在过渡期和泌乳早期的奶牛日粮中可能需要补充较高水平的B族维生素;3、瘤胃保护B族维生素可以提供更多的维生素被组织吸收利用。

(养牛派)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