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通过科技降本 助力牧场增效

——“数字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走进黑龙江大庆、内蒙古通辽

■黑龙江大庆丰源牧业

■内蒙古通辽龙佳牧业

■蒙牛奶源质量技术中心总经理贺永强(左)、奶牛金钥匙技术服务联盟秘书长杨敦启(右)同丰源牧业肇源牧场负责人交接评估报告

■蒙牛东北大区通辽奶源部总经理张厚良(左)、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助理都文(右)同龙佳牧业负责人交接评估报告

■颁发结业证书

专家对牧场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与评估

□文/图 本报记者 杨丽霞

实习记者 霍文睿

6月27—28日,由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肇源县农业农村局、通辽市科左中旗农牧局、蒙牛集团联合举办的“中国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数字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分别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举行,这也是“奶牛金钥匙”蒙牛举办的第40期专场。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奶业专家学者、牧场伙伴、技术精英共赴大庆、通辽,为牧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为牧场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建言献策。

来自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分别奔赴黑龙江大庆肇源县丰源牧业肇源牧场及内蒙古通辽科左中旗龙佳牧场,他们顶着骄阳烈日,穿行在牧场犊牛岛、泌乳牛舍、围产牛舍、后备牛舍、挤奶厅、饲料库、化验室等,汗水虽然湿透了衣襟,他们仍专注“望闻问切”全方位数据采集与评估,深入分析牧场运营现状,围绕着挤奶管理、营养管理、繁育管理、兽医保健、日粮管理、牧场设备等方面,对牧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专业指导方案及建议。

“技术勇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金钥匙携手蒙牛育人才、提升中国奶业竞争力,这是我们联合全国专家资源走进牧场的初衷”。金钥匙技术服务联盟秘书长杨敦启感言,十余年来,这把打开中国奶牛养殖技术大门、提升中国奶业竞争力的“金钥匙”,切实“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受到无数牛人欢迎和喜爱,已累计开展技术示范培训140期,涵盖我国奶业生产的21个省(市)、培训总人次超过2.5万人次,参加培训学习、分享经验的奶牛场达到286场次,示范奶牛340万头次。其中,蒙牛集团已举办40期,这是蒙牛集团通过科技降本,助力提升中国奶业综合竞争力,打造奶业生态圈,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赢共成长的真实写照。

2023年,结合奶业新形势和合作牧场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蒙牛集团启动了“技术服务、采购降本、金融支持、政策帮扶、党建共建”五大纾困行动,通过助力牧场伙伴实现降本增效,提升牧场综合运营能力,有效助力奶产业链伙伴稳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奶牛金钥匙就是技术纾困环节的重要行动,重点聚焦牧场饲喂成本高、经营压力大等实际困难,依靠科学技术让奶牛养殖焕发生机与活力,致力通过配方优化、国产苜蓿青贮应用、数字化推广、精益管理等,助力牧场实现降本增效。

报告分享环节,各位专家精准的提出了牧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图文并茂、细致解读,并给与专业的解决方案,在牧场评估过程中体现出的敬业和专业精神,感动了参与培训学习的所有人,报告分享环节掌声不断。从业60个年头,82岁高龄的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顾问、研究员肖定汉说:“牧场评估是一个系统的评估,需要把我们所有专家评估的意见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准确的判断和解决牧场遇到的问题,今天虽然我说的超时了,但是超时也要把牧场的问题说清楚,要不然我回去睡不着觉。”

蒙牛奶源东北大区总经理蔡义感慨到:“我看到了专家老师们的工匠精神,牧场负责人和牧场管理人员都追着老师问问题、找办法,我们黑龙江地区的牧场负责人基本都来到了现场,看得到金钥匙很接地气、受欢迎。”丰源牧业总经理张修刚表示:“看到专家老师专业的评估和解决方案,我对于今年年底完成单产提升3公斤目标很有底气,对明年完成老师提出的提升5公斤单产的挑战目标也信心十足。”龙佳牧业总经理冯博表示:“我们牧场前年建成投产,蒙牛先后4次给我们近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蒙牛和金钥匙专家老师又给我们牧场带来了新的经营思路,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解决和改善方法,真心的表示感谢。”

蒙牛奶源质量技术中心总经理贺永强表示:“针对性解决方案很细、很全面,需要牧场落实落地,这样才能提升经营效率。周边牧场都积极参与了进来,同类问题可以学习改善,实现整体运营水平的提升。蒙牛联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为牧场服务的项目还很多,数字奶牛金钥匙只是其中的一项,我们今年5月‘牧场接班人’高级研修培训班开班,将下一代养牛人也列入培训计划,着眼当下、放眼未来。同时,蒙牛持续强化科技对奶牛养殖的支撑作用,助力牧场降本增效,我们还实施了精准营养项目,联合数字奶牛金钥匙专家团队,免费为牧场提供原料检测、配方设计,只要牧场有需求,我们将匹配最大的资源全方位做好服务,持续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运营能力。”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