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8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可持续的数智化奶业发展论坛——

“数智”成为全球奶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文/图 本报记者 杨丽霞

当前,数字经济、科技智能的浪潮纷至沓来,已成为驱动全球奶业经济增长、助力国内外企业壮大奶业新经济、打造产业新动能的重要引擎。

8月6日,世界奶业大会“可持续的数智化奶业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奶业发展和数智化经济的前景及挑战;共同探索如何寻找并抓住数字化经济中的机遇,推动奶业的发展,并共同见证了全球首个开放性、公益性数智化转型项目“可持续的乳业数智化发展项目”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以伊利为龙头的中国乳业迈入了数智化发展的新征程。

“数字化”重新定义奶业制造

在全球奶业发展进程当中,依托大数据、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向奶源养殖端、生产加工端融合渗透,全球的奶业人正踏浪于时代变革之时,“处处”可见“数智”带给奶业精彩纷呈的“蝶变”。

对于中国乃至全球奶业而言,数字化并不只是关于技术的变革,更是关于思维方式、组织结构、业务模式等全方位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奶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数字化转型。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参与者,伊利一直以来致力于强化产业链的韧性,坚持引领和推动全球奶业产业链的合作和联结,不断完善‘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产业生态圈,筑牢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同时,我们敏锐感知行业环境变化和消费需求变化,全速启动数字化战略,致力于完善全链条覆盖、全场景渗透、全方位互动、全品类共享的‘四全运营体系’,并将最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到业务的上中下游环节中,全面赋能奶业转型升级。”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在论坛致辞中说到。

如今,数字化已经不是企业的“选答题”,而是企业的“必答题”,如何抓住时代新的机遇,破解传统链条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让数字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在张剑秋看来,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以消费者为中心已经成为伊利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驱动着伊利在行业内率先构建起全产业链数字化新生态,通过建立和完善先进的数字技术系统、优质的数字资源体系、专业的数字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持续构建“全周期、全流程、全渠道、全链条、全域运营”的消费者数字化平台,赋能“全球健康生态圈”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健康产品与服务。

拥抱“健康” 洞察未来奶业消费

在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的当下,乳品企业如何找到新的市场增长空间?未来消费趋势如何?

益普索北美趋势与前瞻咨询负责人Jennifer Benderd带来的《全球的奶业市场研究分析》中提到,当前的消费者对于“健康”格外注重,功能性饮品变得更加受欢迎,当前,企业也会有很多方式用创新思维思考功能性饮品的创新研发方式,并融合科技力量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肠道的需求。

从宏观趋势以及如何重塑消费者的预期来看,Jennifer Benderd表示,“要从真正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开始,把消费者放在中心位置才能理解他们现在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此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怎么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向。”

在荷兰合作银行亚洲区农业及食品研究部主管 Dirk Jan Kennes 的主题演讲中,同样提到了全球乳制品市场未来的发展情况。Dirk Jan Kennes表示,乳制品绝对需求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在于人口增长以及人均乳制品需求变化。“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来说,人口增长还有人均乳制品变化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这对于乳制品市场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看到年轻一代对于奶制品其实有更高的需求,并且他们对于人口基数效应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人口变化趋势对于全球很多乳品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商机,因为人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于营养物质、乳制品配方会有更高的需求、更高的期待,所以对于全球很多乳品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市场机会。”

可持续发展 控制“碳足迹”

奶业产业链条长、环节多,仅上游养殖端的碳排放就涉及废弃物、废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等多个因素,此外,对生态的潜在影响也对奶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行业内企业也在减少碳排放量、可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恒天然集团董事长彼得·麦克布莱德表示,恒天然一直关注牧场效率提升以及碳足迹控制,“恒天然乳制品是世界上碳足迹最低的乳制品之一,其中整体碳足迹有90%来自于牧场,9%来自于生产,因此我们对策就是要提高能效,包括运输的燃料转变等等。”

彼得·麦克布莱德介绍了恒天然在新西兰的第一辆电动奶罐车,“电动奶罐车整个满电里程140公里,并且能够装载2300升牛奶,整个运行过程当中是非常安全稳定的。奶罐车进行去碳化管理和改革是未来供应链方面非常重大的目标和改革。”此外,彼得·麦克布莱德也表示,现在正在进行创新,将90%在牧场内部的碳排放量降低,“这是重要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当前,食品行业占全球碳足迹排放的1/3,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也成为很多企业关注的重点。科汉森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Mark Johnton表示,用创新性工作方法和解决方案,减少食品浪费非常重要,“有大量酸奶因为过期之后被扔掉,导致浪费,因此我们在研究各种各样的生物保护培养基,能够既保护酸奶风味,又延长它的保质期。通过延长保质期7天就可以减少30%的酸奶浪费,这对于乳制品厂的产量和后端向环境排放的过期废物都有很积极的影响。”

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雀巢集团大中华区CIO唐行道表示,“在碳排放、可持续包装上面,我们希望在2025年能够达到95%的包装都能再生重新使用,借由这个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在可持续方式运作方面,雀巢在各地有建立咖啡种植中心,辅导咖啡农怎样改良他们的产品,怎样提升产量。在哈尔滨奶牛养殖中心也会教育当地奶农怎么提高奶品增长量。”

奶业横跨一二三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对整个行业来说挑战巨大。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尚直虎表示,“伊利持续地通过各种手段和努力,来降低碳排放,去践行企业发展的责任。在过去一年当中我们快速升级和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系,这其中包含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图。我们以2012年碳排放为基准值,以每个10年为一个周期,用各种手段实现到2050年全产业链碳排放,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尚直虎表示,利用新的数字技术能够帮助伊利不断地发展,去践行全面价值领先的目标,创造企业的社会价值。“在这个过程当中,伊利把数字化能力定义为驱动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把数字化能力嵌入到上游的牧场管理,嵌入到生产,嵌入到物流,嵌入到营销等各个环节,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

随着创新科技的不断赋能,传统养殖业也迎来了技术变革,在牧场中,“低碳养殖”正在进行时。优然牧业研发总监徐明就优然牧业原料数字化、日粮数字化、消化数字化、代谢数字化、牛奶数字化、环境数字化、行为数字化等奶牛全链条的数字营养做了细致的阐述。“下一步工作是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所有链条数据能够链接在一起,能够帮我们反过来推荐最佳的日粮配置,希望通过数字营养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养殖环境中甲烷产生量,提高牛奶生产效率尤其是牛奶的安全性及影响性。”徐明表示。

《可持续的乳业数智化发展项目》发布

在论坛现场,由全球领先乳品企业、全球数智化软件及服务技术企业、全球领先的行业研究机构联合发起,具有开放性、公益性的数智化转型项目——《可持续的乳业数智化发展项目》正是发布。据悉,此项目旨在持续推动国内外乳业产业链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增强乳业数智化人才培养及交流互动、实现乳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项目发起方代表京东集团京东科技副总裁母小海表示,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近两年,京东牛奶乳品持续销量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领跑行业。根据京东数据显示,过去牛奶乳品以家庭用户为核心人群,向以小镇青年为代表的异军突起,成为增速最快的牛奶乳品用户。品质赢得市场的认可,为品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字化是保障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增速引擎。基于零售行业最佳实践,京东科技探索出一套服务品牌增长的数智化营销体系,以交易行为为核心,沉淀京东数十亿内外部数智优势,面向企业的数智资产增长,投放效能的增长,以数智化升级帮助品牌实现有韧性的增长。”

纵观奶业发展,数智化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如何抓住数智化赋予的机遇,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为奶业市场提供更高质量、更多元化的产品不仅是奶业发展中的需要,更是全产业链稳步前行的方向。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