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11版:疫病防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寄生虫多季节发病 防控关注三个阶段

□曾慧玲

“寄生虫是测试养殖场精细管理是否到位的试金石。寄生虫病多季节发生,北方多在夏、秋季,南方不仅夏秋季,冬季亦可发生。养殖场(户)要按需驱虫,同时要加强评估和注意监测。在选择驱虫剂的时候,要遵照剂型全、择优选的原则。”在2023第六届南方牛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付志新强调。

据悉,牛羊寄生虫病有季节性,无传染性、呈群体发病,主要是通过造成器官、组织的机械损伤、夺取营养或产生毒素对机体产生影响。

付志新介绍,“寄生虫病呈现‘三多两少两不同’的现状,即寄生虫种类多、危害多、感染多,研究少、针对性的药物少,以及环境和年龄差异性。”付志新在报告中提到,美国统计数据显示,胃肠道线虫、外寄生虫和吸血蝇每年给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达20亿、20亿和22亿美元。

另外,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7个省份46个地区的6745份羊粪便样品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82.15%,球虫感染率73.73%。“目前市场上的驱虫药主要以大环内酯类和咪唑类为主,这些药物的靶动物大部分都是猪、鸡。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对所有寄生虫有效。”

以内寄生虫病为例,付志新进一步用肝片吸虫病举例分析,绵羊对肝片吸虫的再感染不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反应,发病时包括那些曾感染过本病的成年羊;但牛则与其相反,犊牛发生本病后可获得免疫力,因此流行区内成年牛的症状不明显。而且寄生数少不显症状,一般在寄生量牛大于250条、羊大于50条时就会出现症状。牛多呈慢性经过,犊牛明显;绵羊则多呈急性经过,死亡率高。

付志新还详细介绍了疥螨、蜱、牛皮蝇蛆病等节肢动物引发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对应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此外,付志新还总结了牛羊在哺乳期、断奶育成期及泌乳期这三个不同阶段,应对内外寄生虫病的群防群控方案。具体来看:

首先,针对哺乳期的羔羊、犊牛,要防控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引起发病的病原可能是球虫、隐孢子虫。对此,可以选择磺胺二甲嘧啶、妥曲珠利、常山酮等药物。他建议可以采取磺胺二甲嘧啶放入奶中+口服补液盐的综合方案。

其次,在断奶期和育成期阶段,要预防线虫、吸虫等感染,引起发病的病原可能是肝片吸虫、食道口线虫、前后盘吸虫。对此,可以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吡喹酮、碘醚柳胺等药物。与此同时,他建议可以采取打针多拉菌素,拌料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饮水三剑克(石牧药业)的措施。

在泌乳期阶段,重点防控寄生虫感染,引起发病的病原可能是线虫、吸虫、绦虫、螨虫等,此时可以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碘醚柳胺、吡喹酮等药物。他还建议可以实施春秋大群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多拉菌素、拌料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的应对之策。

最后,付志新提醒广大养殖户要按需求做好驱虫工作,同时要加强评估和注意监测。在选择驱虫剂的时候,要遵照剂型全、择优选的原则。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