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2版: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壮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

□关丽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商行业人才储备显著增强,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从业人数已超7000万人。农村电商作为市场下沉的重要一环,已然蜕变为电商行业发展的崭新热土,农村电商人才数量不断增长。同时,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促进了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

比如,2023年5月份,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汇集整合新技术推广、电商销售、新媒体应用等优质培训资源,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数字化“新农具”的使用能力。又如,今年3月份,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实施青年农村电商培育工程,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这些政策的有力实施,推动了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

也要看到,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存在求量不求质、内容杂而不精等问题。对此,夯实农村电商人才的支撑要多措并举,在“引才”“育才”“留才”上下功夫。

顶层设计“引人才”。强化政策支持,根据电商人才的实际需要,设立电商发展专项资金,为创业就业者提供资金支持、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财政扶持。还可以搭建人才平台,通过建立农村人才市场或人才库,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好的交流和匹配机制。针对电商高层次人才还可单设人才引进奖励,对当地农村电商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由此充分展现对引进人才的诚意。

三位一体“育人才”。“政校企”可以联合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本土人才的电商意识和技能水平。具体来看,政府可以定期组织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电商从业者为农村电商人才进行授课,分享最新的电商技术和市场动态。加强人才服务,通过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农村的发展需求。

做好服务“留人才”。将电商人才引进来,还要增强其归属感将其留下来。要做好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激发人才活力,优化农村电商生态环境,升级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夯实人才发展软硬件基础。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物流配送、支付结算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提高农村电商的触达性和便利性。建立完善的电商人才服务体系,搭建法律需求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公共服务平台,护航电商经济,保障电商产业链企业健康发展,为农村电商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