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杜兆侠
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微生物技术作为一门前沿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0月18日,一场汇聚全球微生物技术与创新的盛会——2024微生物前沿技术大会在山东泰安举行。此次大会由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动物微生态制剂与畜禽高效养殖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微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科协海智工作基地主办,动物重大疾病微生物疫苗(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宝来利来科技集团承办。来自农业科研、教育、企业近800名行业精英,带着对微生物技术未来应用的憧憬,共聚一堂,探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利用微生态技术重塑农业、食品和健康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大会期间,宝来利来科技集团微生态科创中心正式启用,在宝来利来集团展览中心,一款款由微生物创新技术打造的新型产品和产业解决方案也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
会上,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王春凤表示,动物疫病的频繁发生和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给全球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双重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制剂时代”,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行业从业者的责任与使命。
宝来利来科技集团董事长单宝龙表示,在微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并不落后,全球1/3的微生物研究方面的论文是中国人发表的。
宝来利来科技集团副总裁、微生态科创中心研发首席谷巍表示,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从废弃物排放到资源利用,从污染治理到可持续发展,每一个环节都关系着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人类的健康。“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微生物创新研究成果,包括‘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强化降COD技术、粪产碱杆菌去除氨氮技术等应用,通过微生物菌群平衡来改善养殖环境。”
据了解,作为微生态科技创新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宝来利来科技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微生态科创中心,库存功能性微生态菌种36000株。在营养代谢微生态、免疫微生态、抗感染微生态、土壤与生防微生态领域拥有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0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000余篇,完成500多项研发课题,先后开发出六项国家重点新产品。科创中心拥有六个海外院士工作站,一个海智基地,一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四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每年为数十亿只家禽、猪、反刍动物、宠物,数千万亩的水产动物提供生态养殖与疾病防控解决方案。
会上,宝来利来科技集团董事长单宝龙作了题为《从微生态到大生态,守护地球》的主旨报告,单宝龙表示,宝来利来科技集团致力于通过微生物技术改善粮食安全和地球生态,这一使命不仅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也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推动科研技术的发展,集团计划在北京中关村建立AI+合成生物共享实验室,专注于AI+微生物、AI+中医药、AI+合成生物三大领域的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探索生物、生命与健康的奥秘,并重构从土地到餐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他还强调了宝来利来科技集团在应对中国荒漠化土地挑战方面的努力,改善盐碱地、沙漠、戈壁、退化草场和污染土地,为守护地球贡献力量。
面对当前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次微生物前沿技术大会聚焦于用功能性微生态、基因工程、合成生物的新研究进展聚焦动植物营养、免疫、疾病防控,以及如何解决养殖环保及废弃物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等,现场专家分享了微生物最前沿的技术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赵圣国就《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组与尿素氮高效利用》进行了分享。他表示,“我们通过微生物技术提高反刍动物对尿素氮的利用率,减少氮排放,从而提升畜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该技术在反刍动物养殖中应用后,成功减少了高达40%的豆粕用量,同时提升了奶牛产奶量达4.4%。这不仅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为行业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而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期待畜牧业在未来实现更加绿色、高效的生产模式。”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农业科学院院士库尔泽卡带来了题为《微生态制剂在欧洲现代化畜牧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欧洲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在禽类、猪和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效果。分享了微生态制剂如何通过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提高营养吸收率来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此外,他还就微生态制剂在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动物疾病发生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和与会嘉宾进行交流和分享。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位与会嘉宾表示,“我们相信,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农业将不断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微生物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全球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