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乳业科技及营养健康产业创新大会”是中国乳业的一次盛会,大会主题顺应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专家学者共同就乳业科技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推动成果转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 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当前,以乳源、活性蛋白为代表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乳品行业的重要发展,我国在提升最大化利用的同时,以乳品为载体,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焕发新的活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特殊医学用途等生命健康的必需品,科技含量高,研发难度大,我们要从核心原料、关键技术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实现自主产业化生产,为我国食品产业走自立自强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孙宝国表示,“未来,建立我国乳品营养与健康数据库,对优化我国产品结构和消费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 食品产业进入“大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制造已经遍布衣食住行产品的方方面面,我国已将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就《生物制造: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专题分享。
陈坚介绍了“未来食品”与生物制造的关系以及新质蛋白、食品酶制剂生物制造等方面内容。陈坚表示,“目前,食品产业进入‘大时代’,即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龙头、大集群、大安全、大品牌时代,因此我们必须有‘大格局’,也就是大合作、大平台、大科学、大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食品大国向食品强国迈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 未来各行各业都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大模型”
“人工智能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一系列的进展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能不能把人工智能所有的能力都集中起来,让这个平台什么都能干,这个平台就是人工大模型。所以大模型跟人工智能相比,继承了人工智能的所有技术和方法。积累了人类迄今为止的知识大模型,是一个集成,是一个工作,是一个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专题分享中表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渗透进千行百业,而大模型兼具“大规模”和“预训练”两种属性,也大幅提升了人工智能的泛化性、通用性、实用性,成为人工智能迈向通用智能的里程碑技术。大模型具有自然语言的处理多模态的融合,文生视频工具Sora,并且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陈润生表示,“行业大模型的本质是解决方案,如果我们奶业建立自己的大模型,对于基础的研究,对于产品的设立,对于整个奶业的管理,一定会起到一些辅助的作用。未来各行各业都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大模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 推动产业升级必须加速生物经济发展
当前,合成生物学所具有的颠覆式创新潜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争的科技战略高地,并且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与产业的竞争。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在《合成生物领域发展前景及维生素E和番茄红素的创新合成》的专题分享中表示,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推动生物产业升级换代必须加速,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抓手。
邓子新就维生素E先进生产线重塑产业和市场发展格局、番茄红素的全生物合成等内容作了精彩分享。邓子新表示,“推动产业升级必须加速生物经济发展,合成生物学是未来重点发展的科学领域,生物制造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报记者 杨丽霞 实习生 额尔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