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晋亮 常力强
金沙江和漾弓江蜿蜒流淌,108泉潭和湿地星罗棋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赢得“泉潭之乡”“高原水乡”的美誉。自2018年起,鹤庆县紧抓大理洱海保护治理,奶牛养殖逐步退出洱海流域的机遇,立足拥有海拔两千米以上天然草场的优势条件,并从南方奶牛养殖规模相对较小、区域性奶源不足的情况出发,主动承接洱海流域奶牛养殖业转移,按照“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思路全速推进奶牛养殖及相关产业发展。几年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户参与,全县乳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近两年,鹤庆县又以规划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紧紧围绕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支撑等5大工程26个子项目,强化政策引领,完善基础设施,集聚资源要素,打造出完善的集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以及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和社会化服务业等于一体的乳业产业链条,实现奶牛存栏量两年翻番,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养殖规模化 扩量提标打基础
“经过几年发展,虽然产业稳步向前发展,但奶牛养殖总量仍然偏小。”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治康说,“产业园启动建设以来,为推动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扩大养殖规模作为首要任务,大力鼓励招引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场。”
在具体落实中,产业园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实施现有奶牛养殖场改扩建提升工程,巩固培育家庭牧场,通过零整结合、村组并进、城乡互补,高标准推进生态牧场建设。同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5个支持乳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从种畜引进、牧场建设,到青贮饲料收储,再到养殖贷款等各个环节对建设主体给予扶持。
该县畜牧工作站站长赵六一介绍说,近两年产业园投入专项债券资金2.7亿元,撬动企业投入3亿元,建成国家级示范牧场1个,包括两个万头牧场在内的百头以上规模化牧场14个,其他适度规模养殖场和家庭牧场39个,奶牛规模化养殖率达92%以上。
在产业园建设推动下,占地800余亩的鹤庆县万头奶牛生态牧场(二期)于去年12月在金墩乡投入运营。牧场配置挤奶和收储奶设备,配套建成全天候饲喂配料系统、粪污处理环保系统以及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在牧场现代化牛棚里,电子耳标实时监测每一头奶牛的健康状况,动态更新专属电子数据档案。在规定时间内,奶牛有序走上挤奶台。随着全自动挤奶器高速运转,新鲜牛奶在全封闭无菌室环境下流入管道,经过冷却低温除菌处理后,被储存到密封奶舱中,随后经过检测被送至牛奶加工企业。
鹤庆县和泰牧业有限公司配备全套TMR自动投料设备、精准饲喂系统的中央厨房,集粗料、辅料、精料、细料、液体饲料的存储,以及添加、搅拌混合、出料和撒料功能于一体,让饲喂管理更高效、更精准。而利拉伐双80位转盘挤奶厅的上线,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乳品卫生安全性。
位于西邑镇西邑村的雄瑞牧业有限公司牧场,总设计奶牛养殖规模为3000头,目前牧场一期项目已经投产,引进奶牛1400多头,其中800多头泌乳牛日产奶约30吨。而此前,这里还是一块荒芜的坡地。
通过产业园两年的创建,借助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化牧场项目建设,目前全县奶牛养殖存栏增至2.4万头,比产业园创建之初增加了一倍。
产业集群化 延链强链动力足
在推动规模养殖,提高养殖和产奶总量的同时,产业园将贯通上下游产业链作为奶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大力建设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另一方面着力发展乳制品加工业,并规划建设数字化集配型冷链物流网络,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厂,推动种养循环发展。
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段荣坤说,之前鹤庆县牧场养殖奶牛所需饲料基本要靠进口和从外地采购,有时候运输费用甚至高于饲料成本,产业园建设以来,鹤庆县立足县域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优势,开始大力发展本土牧草产业。
两年来,通过在园区内连片扩建青贮玉米、燕麦草、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全县饲草饲料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5.1万亩。同时完善配套饲草料加工厂,饲草料年生产能力达21万吨以上。
“现在有了本地产的饲草,我们根据各种饲料价格、奶牛所需营养成分和奶牛单产等情况,不断调整饲料配方,适当增加青贮玉米使用量,可使每头奶牛每天的饲喂成本降低2块钱。”雄瑞牧业技术顾问滕茂平说,“在目前奶价较低的情况下,每一点的成本节约都可能影响到牧场的发展,对一个规模养殖场来说,降低‘2块钱’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在发展乳制品加工中,产业园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推动了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园区最大的乳品生产加工企业,欧亚乳业鹤庆工厂承担了全县牧场的鲜奶加工重任,通过新建的中央控制系统、无菌灌装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实现乳制产品无菌生产。目前该加工厂日处理能力达700吨,生产乳制单品200多个。
据该公司行政经理杨艳红介绍,全县各个牧场所产的鲜奶经过低温运输、原奶检验、多道灭菌等环节,在24小时内变成一包包成品牛奶。而且不同批次的包装牛奶还会再抽样进入实验室检测。经过专业仪器,乳品成分、微生物等多项指标在50秒就会全部显示在屏幕上,让产品质量安全有了保障。
此外,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鹤庆县乳业在生产、加工、科研、物流、市场等多个方面将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与优化,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引入到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环节,完善的物流体系确保乳制品能够快速、高效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服务社会化 联农带农更高效
位于金墩乡北溪村的荣顺养殖场目前养殖奶牛33头,其中8头泌乳牛日产奶约200公斤。养殖户孔林泉每天用小型机器挤奶后及时送到附近的奶站,再由奶站集中送往欧亚乳业公司。
“以前养奶牛,可真是操碎了心。从饲料采购、疫病防治到牛奶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得自己摸索,经常不是这儿想不到,就是那儿做不好。”谈起养奶牛的变化,云鹤镇家庭农场养殖户李明说,“但现在不一样了,县里发展乳业社会化服务,他们不仅服务上门,还会根据奶牛不同的生长阶段,给出科学的饲料配方建议,让我们的养殖成本降低了不少,牛奶产量和质量也提高了。”
而席清家庭牧场这两年通过享受社会化服务繁殖与防疫,总体效益比以前增加了30%以上。
据了解,为了提升乳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产业园将发展社会化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引入和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这些组织涵盖了饲料供应、技术指导、疫病防控、产品销售等乳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如在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方面,实施动物检疫规范化建设,推动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配齐配强防疫技术人员,配套完善检疫检验设备;建设完善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监管。建立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和结果报告制度。
在饲料供应等方面大力发展以中创弘楚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饲草料供应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园区乡镇成立青贮饲料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并鼓励乳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社员,提供技术、采购、销售等社会化服务。
“发展乳业社会化服务,是我们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王治康说,通过整合资源,为奶农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不仅降低了奶农的养殖成本和风险,还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