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许婷
正月初十是晋蒙地区传说中的“老鼠娶亲”日。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每到农历正月初十,家家户户都要吃莜面,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而今年的农历正月初十,西贝莜面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名叫瓦列丽娅,是一个来自白俄罗斯的姑娘。
现场学习 让老外连呼“太难学”
“正月初十吃莜面,是呼和浩特人的新春习俗,今天我想过来体验做莜面,送给老公吃。”瓦列丽娅用中文流利地说。对于瓦列丽娅来说,正月初十吃莜面已不算是新鲜事儿,对已经定居呼和浩特十余年的她来说,体验传统美食的做法却是个新鲜事儿。
“学习搓莜面需要多久时间?”“搓莜面是不是也需要讲究手法?”“你学习搓莜面多久了?”“每天能做多少笼莜面?”开朗的瓦列丽娅十分健谈,在与莜面小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问题。“你看小师傅搓莜面速度多快,看似十分简单,一搓,一卷,一放。但是我真的做不来,这对我来说太难了,感觉一个小时也搓不出一小笼莜面,不过相信看在我很努力的份儿上,这笼莜面一定很好吃。”瓦列丽娅说。
据悉,从白俄罗斯嫁到呼和浩特的瓦列丽娅今年28岁,除了能不太娴熟地包饺子外,还从未学习制作过中国的其他传统美食。“中国的美食太多了,就像是这个莜面,我就很喜欢用羊肉汤泡着吃。在呼和浩特生活的十几年里,我品尝了很多传统美食,发现制作这些美食的时候都需要用一种巧劲儿,这很神奇,也很难学。目前我只学会了包饺子,希望有机会能学习和体验各类传统美食的做法,更加融入这个城市。”瓦列丽娅说。
“现学现卖” 今天的莜面你吃了吗?
“你知道莜面是用什么食材制作的吗?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具有耐饿、营养丰富等特点,而莜面的做法和吃法也有很多种,可制作成莜面鱼鱼、莜面墩墩、莜面饸饹、莜面窝窝、莜面饺子、莜面团团、莜面拿糕、莜面丸丸等,口味和造型各有千秋。”听着这样的介绍,相信你一定想不出这是瓦列丽娅“现学现卖”为大家介绍的莜面知识。在制作过程中,瓦列丽娅经过询问,得知了莜面的来历等故事后,用手机视频记录下了小师傅搓莜面的过程,并口述介绍了与莜面有关的知识,这也吸引了许多前来吃莜面的顾客点赞叫好。
采访中,顾客许先生说:“过去,正月初十都是在家搓点莜面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人们喜欢在饭馆订上一桌饭菜,聚在一起吃莜面,既热闹又吃了年俗食品。今天看见一个老外在这里学习搓莜面,很受触动,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传播、在传承。”
莜面是家常饭,多年来,只是寻常人在寻常日子吃的寻常食物。但如今,莜面也渐渐从“柴火妞儿”蜕变成“白富美”,走入年节的食谱,广为流传。农历正月初十,呼和浩特各大主营莜面、农家菜的饭店内,花式多样的莜面成为顾客的必点美食。据西贝莜面村的工作人员介绍:“莜面这种普通食物在北方劳动人民的手中不断翻新,有很多做法和吃法。有时候小孩子不是很喜欢吃莜面,我们就把它做成小巧可爱的莜面窝窝,并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调制出更多口味的汤品。莜面的这些造型和吃法,都需要通过手工制作,因此朴实的莜面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灵气与情怀。”
在介绍之时,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到,一笼笼热气腾腾的莜面已出锅,纷纷送至客人的餐桌之上,那热气腾腾的热乎劲儿流露出的是新一年的团圆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