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 下一版  

首府小学生这样过元宵节

展示兔子花灯

动手做元宵

元宵节画出来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元宵节寓意着喜庆、祥和、团圆、美好。在节日来临之际,我市不少小学举办了多项主题活动,气氛热烈,共庆佳节。对于小学生来讲,元宵节的参与度也特别高,他们不仅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活动,还动手做花灯,学着做元宵,在满满的仪式感中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元宵节。

心灵手巧“做”元宵

元宵节寓意阖家团圆,每到元宵节,元宵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年的锡林南路小学主校区、锡林南路小学分校、锡林南路小学娜荷芽校区的学生们纷纷挑战自我,走进厨房认真地做起了元宵。有的家庭是第一次做元宵,从网上寻找攻略,购买食材,学生每一步都和家长商量着来,还没开始动手制作,就已经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了。等到正式制作这一天,孩子穿上围裙闪亮登场:和面、包馅、下锅。四年级的陈娜思琪戴着厨房手套,每一个环节都参与其中,全家人齐心协力,当一个个白胖胖、圆滚滚的元宵热气腾腾出锅的时候,那滋味别提多美了;二年级的张文凯虽然是一个小男孩,做起元宵也是有模有样,在家人的指导下,又掌握了一项做饭技能,真是太开心了;跟着妈妈在乡下过节的三年级学生马小花很着急,实在没有食材做不了元宵怎么办?“妈妈说我可以参与煮元宵的环节,我把第一碗元宵端给了姥姥姥爷,元宵节就是要和家人在一起团圆,爱所有的家人。”马小花说。在动手制作元宵的过程中,学生与家人共同做元宵、吃元宵,尽情体会团圆的喜悦,感受家的温暖。

团团圆圆“亮”元宵

元宵节观灯是非常悠久的习俗,各种彩灯将夜晚点亮,迎来春天的第一个狂欢。比起大人们走马观花的观灯,学生们还亲自动手制作了花灯。锡林南路小学主校区、锡林南路小学分校、锡林南路小学娜荷芽校区的学生们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展示着各自的作品,大型的金鱼花灯、传统的中式花灯、各种造型的兔子主题花灯……精美的造型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群小学生的作品。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做花灯的材料五花八门,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利用各类果皮、纸盒、可乐瓶、易拉罐、纸筒、竹子等材料制作花灯,将中国传统风俗特色加入家乡文化元素,制作成一盏盏新颖别致的花灯,不仅体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让他们切身体验到浓浓的佳节气氛。

同样,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金地校区开展了“元宵佳节庆团圆 爱家孝亲传新风”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该校老师介绍,“灯笼”寓意着团团圆圆,在元宵节到来之际,家长和孩子相互配合,制作出一个个别致有趣的灯笼,在灯笼的制作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了中华传统美德,还增进了亲子感情,是非常适合孩子的节庆活动。先锋路小学的学生们在制作花灯时也特别注意变废为宝,他们利用家中废弃的材料制作元宵节花灯,还在花灯上写满了诚挚的祝福,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既庆祝了传统的元宵佳节,又把祝福和希望传递了出去,满满的仪式感让家庭成员也乐在其中。

匠心独运“绘”元宵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猜灯谜自古以来就是元宵节的特色活动,我市的多个元宵节活动现场都有猜灯谜活动,吸引了市民的参与。而在各个学校的精心策划下,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体会猜灯谜的乐趣。你看,赛罕区大学路小学的同学们将灯谜巧妙书写到书签上:“二三四五六七八(打一成语)”“逢春便是兔年(打一字)”“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元宵,猜着灯谜,欢声笑语中进行着头脑风暴,体会传统佳节独特的趣味性。家长黎女士说:“孩子们都特别聪明,写灯谜的书签也做得很好,有红色的灯笼边框和元宵的元素,看上去赏心悦目。而且一家人猜灯谜很有趣,不管答对还是答错,一直都是欢声笑语的,特别开心。”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除了喜庆热闹,更是一次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时机。因此,学校在设计相关主题活动时,也会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安排。大学路小学、金桥小学、先锋路小学等学校的学生绘制元宵佳节主题绘画作品,把自己对元宵佳节的理解倾注于笔端,挖掘更深层次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体会节日深意。在这些作品中,还有部分精美的书法作品,也写上了和元宵节有关的诗作,用一支毛笔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也让元宵节更有中国传统佳节的文化韵味。

版权所有 ©2020 襄阳日报 hj.cn 鄂ICP备XXXXXXXX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