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优秀教师姜笑玉:

用爱与汗水为孩子编织成长的摇篮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丁晨

她叫姜笑玉,是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2001年毕业之后一直奋斗在班主任工作的第一线,二十年如一日。

初一分班,行为习惯差的,分给姜笑玉;个性太强的,分给姜笑玉;天性顽劣的,分给姜笑玉……最难管理的学生都分到了姜笑玉的班级里,届届如此。最终,家长满意了,年级组放心了,学校管理轻松了,可姜笑玉却累倒了……

透支生命在工作

那是姜笑玉参加工作的第12年。2012年,姜笑玉刚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此时她已经感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可姜笑玉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坚持了3个月,等再去医院做检查时,被诊断为癌症。

因为姜笑玉能干,所以重用她;因为姜笑玉会干,所以信任她。姜笑玉无怨无悔地接受重担,长期的身体透支使她病倒了。在姜笑玉平静地接受残酷的现实时,孩子们闯入了她的生活。

放学后,孩子们倒两趟公交车到医院看望姜笑玉,他们把全班同学录制的视频给她看,只见孩子们在大大的横幅上写着“老姜,快回家!”的字样。姜笑玉泪流满面,孩子们纯净的爱感动着她,术后不到两个月,她又坚持回到讲台上。这份对教育的热爱,撑起了姜笑玉的整片天空,成了她生命的主旋律。

在班级管理上,姜笑玉用信任浇灌自信、用尊重唤醒自尊、用爱培育良知。每一届学生中只要有特殊一些的孩子,学校几乎都安排在了姜笑玉的班级里,而她对这些孩子是“偏心”的。在姜笑玉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孩子,因为出生时大脑受损造成发育迟缓,行为动作都要滞后于其他孩子,班里没有人愿意跟他玩。“大家是一个屋檐下亲如兄弟姐妹的人,我们该思考怎么与他相处?”姜老师对全体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讲述了这个孩子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后来,班级里的男生自发照顾他,每天都能看到有男生陪他玩、保护他。孩子们的爱心被唤醒,他们共同营造了和谐友爱的氛围。姜笑玉用爱与智慧,教育了孩子们。

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姜笑玉很注重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教他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教他们跌倒时,怎样跌得有尊严;跌倒时怎样清理伤口;教他们疼得无法忍受时该怎样来面对……姜笑玉常说:“我们渴望孩子优秀,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人的一生会与挫折相伴。”

一节语文课上,学习任务是“采访”,孩子们选择采访他们敬爱的姜老师。当姜笑玉讲到自己化疗后全身的骨头就像磕到桌角一样疼,整整五天只能依靠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并且只能睡两个小时,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更换被汗水浸透的床单和被子,疼痛是数着时间一分一秒熬过来的时候,孩子们都心疼地失声痛哭。为了不让孩子们难过,姜笑玉又幽默地讲起了自己带领和鼓励着病友们,穿着皱皱巴巴的病号服,脚步蹒跚地在医院走廊里来回挪动,看起来就好像是“植物大战僵尸”的活人版……

姜笑玉的课堂总是最快乐的,她讲的道理让孩子终生难忘。姜笑玉在采访中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说:“挫折是最好的老师,让你看尽世事,学会成长,虽然手术和化疗让我痛不欲生,可只要我活着,我就会回到我心爱的孩子们身边。如果终将有一死,我愿意把热血和汗水洒在讲台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姜笑玉始终坚守在班主任工作第一线,用爱与汗水、智慧为孩子们编织着成长的摇篮,用尊重与信任架设起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以敏锐的洞察力体察着孩子们细微的变化。姜笑玉曾经在家长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意传授专业知识,也愿意传承积极、乐观、豁达、负责的生活态度,带领孩子们前行,为孩子们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将青春挥洒在三尺讲台上。

版权所有 ©2020 襄阳日报 hj.cn 鄂ICP备XXXXXXXX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