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新鲜杨梅藏竹筒”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这位农户把半斤杨梅藏在竹子里,过了整整8个月后打开,杨梅仍然鲜泽如初,很多网友啧啧称奇。 近日,记者联系上了这位农户——浙江绍兴柯桥湖塘街道的胡建华,听他介绍当地保鲜杨梅的“土办法”。
今年58岁的胡建华是土生土长的绍兴柯桥人,家有一片五六亩的杨梅园。胡建华说,杨梅保鲜期非常短,放冰箱里也就最多一周时间。每次看到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杨梅因为难以保鲜而白白扔掉,他很心疼。之前听村里老一辈人说,湖塘很久以前就有把杨梅藏在竹筒里保鲜的做法,胡建华一直想试一试。
胡建华的杨梅园里还种了不少毛竹。早在2021年,胡建华就试过用毛竹筒保鲜杨梅,但失败了。去年6月中旬,胡建华再次尝试,选了3棵毛竹,在中段位置各开一个小口,在每段毛竹里放入半斤新鲜杨梅,再用糯米饭和竹梢封口。
接下去的整整8个月,新鲜杨梅封存在竹筒中,没有动过。正月初八这天,胡建华兴冲冲地开启了竹筒,其中两筒杨梅已坏,但还是有一筒杨梅新鲜如初,尝了尝,还带着一股竹子的清香。
得知胡建华用“竹筒藏梅”的办法成功保鲜杨梅,绍兴市、柯桥区和湖塘街道的农技人员一同前往胡建华的杨梅园走访,详细了解这项技术。
湖塘街道农办主任徐冉天分析,影响水果生鲜储存的最重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背阴的竹子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竹管内的温度,用糯米封存则能减少空气流通。另外,去年夏天降水偏少,可能也是这筒杨梅“幸存”下来的原因之一。
徐冉天说,杨梅保鲜目前仍是个难题,在国内没有成功的先例,影响了各地杨梅产业的发展。胡建华使用的土方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如果进一步改善杨梅藏竹筒的密封条件,保鲜成功概率会大大提高。
接下来,湖塘街道的农技专家准备亲自做试验,最快今年年底就能出结果。徐冉天告诉记者,如果这项保鲜法能试验成功,对杨梅附加值的提升和梅农增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据《钱江晚报》周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