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当代青年情绪雷区——

哪些事件最易惹人生气?

每个人都不会是一座孤岛,于是与人相处就成了人生的必修课,擦肩而过的两人有可能相恋相知,也可能爆发一场激烈的争吵。美国知名咨询师朱迪斯·莱特与鲍勃·莱特夫妇在合著的《如何正确吵架》一书中,将亲密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争吵分为15类,包括推卸责任、家务琐事、财务纷争、原生家庭矛盾等议题。生活中哪些场合、哪些事件最易惹人生气呢?

乱开玩笑

许多恶意玩笑并不幽默

人身攻击、侮辱是不能容忍的行为,然而某些恶意言论一旦披上玩笑的外衣,就很难让人当场发作。比如有人身材矮小,被朋友取笑,附带一句“开玩笑呢,别当真”;有人是独身主义,结果被人调侃“我看你是找不到对象吧”。携带隐性恶意的“玩笑话”不仅伤人,还自带“开不起玩笑”的枷锁,让人恼火又憋屈。

话题敏感

把握人际交往中的边界感

除了乱开玩笑,某些敏感话题也容易激发矛盾。每年春节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来自亲戚的灵魂拷问:“快毕业了吧,打算考公还是考研?”“在哪里工作?工资多少?”“找对象了吗?打算什么时候结婚?”面对一连串的盘问,心里的无名火瞬间被点燃。把握人际交往中的边界感,并且互相尊重,才能建立一段令人舒服的关系。

利益冲突

解决问题才能平息矛盾

利益冲突是大多数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吵架通常酝酿于我们和人接触得最多的地方、爆发在利益冲突最密集的事件上。比如平日里的邻里纠纷,导致一方怨气日积月累,争吵一触即发;排了一小时的队,结果被后来者强行插队;停车位被他人霸占……诸如此类情况,个人利益遭到侵犯,情绪当然瞬间上头。

乐极生悲

不要挑战对方的忍耐力

俗话说“乐极生悲”,原本充满欢乐的场合也会暗藏冲突。比如以婚礼、聚会为代表的欢庆场合,旧恨新仇都交织在久违的寒暄中。行为过度的婚闹之所以屡禁不止,不过是有人借着人家的喜事肆意撒泼,如果当事人有勇气打破表面的祥和气氛,那么友谊的小船也会触礁翻沉。

亲密关系

争吵是为了更舒服地相处

豆瓣“吵架没发挥好组”里,提及最多的争执对象都来自亲密关系,朋友、妈妈和男朋友最容易引爆情绪。很多人在面对陌生人时通常比较有耐心且相对温和,在亲密关系中却总是“一触即发”,很容易生气。亲人间的争吵不是为了决出高低,而是为了互相了解,共同解决问题,然后更舒服地相处。 (据《城报》王梅娟)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