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7版:创城时刻 上一版 下一版  

文明行为践于行 青城盛开“文明花”

文明出游 遇见最美风景

据昭君博物院服务设施负责人介绍,随着呼和浩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大力宣传,游客文明参观的意识明显提升。通过对比发现,近3年馆内艺术品、展品损坏现象逐年减少。

“文博场馆内游客不文明行为发生率最高的情况出现在2000年,当年展品的磨损率达到了70%。为保障游客良好的观览体验,我们加强安保管理、安装智能监控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如景区入口张贴《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文明旅游提示》、悬挂爱护环境等公益广告、增设文明引导员实地劝导,使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得到及时劝阻,也让大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明景区氛围。”昭君博物院的相关负责人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发挥好文博人的作用,昭君博物院从博物馆的展览、展示、宣传、社会教育等方面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文明引导员积极履行职责,用心用情帮助有需要的游客,为人民群众营造文明新风尚,将文明观念植入人心。

呼和浩特博物院宣教处负责人侯佳宁介绍:“这几年,在咱们大力提倡文明旅游的前提下,类似乱扔垃圾、脱鞋在景区休息的情况少了很多,日常一些不文明行为,只要文明引导员发现就会及时制止、引导,为其他游客营造一个更舒心的游览参观环境。”侯佳宁说。

记者手记

敢对不文明行为说“不”

不文明行为不仅会损坏场馆内的展陈物品,给各类场馆带来损失,也会影响到其他市民的正常参观。因此,不论是各类场馆内的工作人员,还是参观、游玩的市民都应该主动对不文明参观、不文明游玩的行为说“不”。

打火机是明令禁止带入各类场馆的物品,但有的人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装聋作哑”,有的人撒谎说没带,但一过安检就“原形毕露”。还有的人明明是场馆内的休息座椅却偏要当成自己家的躺椅,不但要躺,还要脱了鞋子躺,行为极不雅观。还有的人场馆内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踩踏场馆内的草坪……面对这些情形,除了各类场馆的工作人员会及时进行制止之外,很少会有市民出来制止。为什么?是不该管、不愿管,还是不敢管呢?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各类文化场馆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作为联系古今、传递文明的重要纽带,每个人既是参观者,也是维护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场馆内出现的各类不文明行为说“不”。再者,场馆内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不仅会给场馆内展陈的物品带来损坏,也会影响到游客的正常参观。试想一幅珍贵的书画作品,被弄上了污渍会怎样?结果要么连带污渍就那样一直供人们观瞻,要么撤下来从此大家谁也欣赏不到。我想,这都不是每个人愿意看到的。

参观各类文化场馆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我们不能只做“看客”,不能寄希望于他人,自己置身事外,只等着“搭便车”,而应该拿出勇气,纠正不文明行为,或者是将不文明行为告知场馆工作人员,让不文明行为无立足之地,这样文明之花才能长久绽放。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