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3版:经济·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盲目拉新玩不转了

银行集体清理睡眠信用卡

中国银行发布公告,自3月20日起,将对连续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无任何未偿款项和存款的长期睡眠信用卡进行降额、停用或销卡等处理。记者注意到,银行信用卡清卡行动正在全面加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有30余家银行发布了清理长期睡眠卡的相关公告。

多家银行加入清卡大军

自本月底起,多家银行将加入清理睡眠卡的大军中。

中国银行自2023年3月20日起,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睡眠信用卡纳入账户安全管理范围,分阶段进行信用卡降额、停用或销卡等相关处理。

平安银行则发布公告称,将从2023年4月1日起,通过AI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向满足条件的部分长期睡眠客户进行通知,客户未在规定期限内根据通知要求对卡片进行操作的,将对其采取销卡或销户措施。

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下半年以来,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众多银行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对睡眠卡进行清理,多家银行还限制了单一持卡人在该行持有信用卡的上限。

睡眠卡数量超过4亿张

据了解,此次银行不约而同地开始清理信用卡睡眠账户,主要源自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于2022年7月发布的“信用卡新规”。新规要求银行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总发卡数量的比例不得超过20%,超过该比例的银行将不得新增发卡。新政的实施虽有2年过渡期,但为了给未来发展信用卡腾挪空间,不少银行都已开始行动。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数据显示,2021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增长到11.6亿张,但累计活卡量仅为6.4亿张,同比下降13.7%;活卡率为55%,同比下降了10.8%。这意味着,有超4亿张信用卡处于睡眠状态。

业内人士认为,如此多的睡眠信用卡,主要是部分银行经营理念不科学,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滥发卡、重复发卡情况突出,导致了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在目前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盲目拉新已经无法带来交易量的持续增长,此前重拉新、轻运营的经营思路已经行不通了。对银行而言,未来对存量信用卡进行精细化运营已是势在必行。

(据《三湘都市报》潘显璇)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