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7版:文明青城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他们是创城“突击队” 他们是群众连心桥 他们是政策宣传员

“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与居民共赴文明之约

宣传垃圾分类

宣传民族团结政策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马妍

为了给辖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近期东河区域服务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突出特色,打造“红石榴”志愿服务品牌,并依托志愿服务队,初步形成以党建为引领,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多领域齐发力的新模式。

清理公共环境 当好创城“突击队”

“楼道里的杂物终于清理了,多亏了志愿者们的帮忙,我们小区才有了这么大的变化。”3月25日,家住新城区滨水新村小区的居民尚鹏飞不停地夸赞着东河区域服务中心“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

滨水新村小区是回迁小区,车辆乱停乱放、楼道杂物堆积、乱贴小广告的现象时有发生。“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组织人员对小区公共环境及楼道杂物、小广告进行彻底清理,重新划分自行车停放区域,小区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志愿者还积极向居民讲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知识,号召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个人文明素养,为创城助力。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之下,如今滨水新村小区不仅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居民们的文明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开展公益服务 架起群众“连心桥”

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只是第一步,“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在增进民族团结、做好公益事业上也下足了功夫。

“李大娘,最近天气好了,我们帮你把家打扫打扫吧。”南店社区居民李润梅家庭困难,最近她腿疼的毛病又严重了。得知情况后,志愿者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到老人家中为她整理家务,还送去了其所需的生活用品。

节假日期间,志愿者们定期走访困难群众,搭建起与困难群众的“连心桥”。

重视宣传引导 做好政策宣传员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咱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志愿者陈华蓉拿着手上的宣传册,为来往居民讲解《民族政策常识手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民族团结政策内容。东河区域服务中心将志愿服务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仅在辖区专设“红石榴”民族文化长廊,还定期举行政策宣讲活动,把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送到居民手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

“今后,我们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延伸服务触角,着力于各族群众日常之需和细微之处。”东河区域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欧阳颖婕说,“我们会以更优质的服务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氛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