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人文·史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老公”最早说的是猴子

不知把“老公”挂在嘴边的妻子们知不知道,“老公”最早是“猴子”的称呼。

“老公”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文学辞赋家王延寿的《王孙赋》一文中。王延寿,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青年时文名大振,不幸在渡湘水时溺水身亡,时年不及30岁。他虽早逝,但在文学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其中的《王孙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咏物(猴)韵文,全篇共373个字。

据《王孙赋》载:“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颜状类乎老公,躯体似乎小儿。”这里的“老公”指的就是猴子,也是一个被讽刺的角色。西晋文学家傅玄在《猿猴赋》中还曾详细而逼真地描写了猴戏表演的场景:“先装其面,又丹其唇……既似老公,又类胡儿。”可见当时的猴戏已经有了化妆、模仿动作、表情等内容,颇有极盛之态。这里的“老公”也是指“猴子”。

后来,“老公”竟衍变成了如下的称呼:老年人的通称。如《三国志·魏志·邓艾传》:“七十老公,反欲何求!”是对老年人的蔑称。如《北史·高隆之传》:“因此大怒,骂曰:‘徐家老公!’”是对父亲的别称。如宋范成大《读唐太宗纪》诗之五:“嫡长承祧有大伦,老公爱子本平均。”

把“老公”当成“丈夫”的俗称,始于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开篇讲宋元年间魏鹏举在京中接到妻子来信,信中写有这样一句话:“你在京中娶了一个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个小老公,早晚同赴京师也。”可见“老公”一称在北宋时便存在于民间口语中了。接下来在元明清三个朝代,一直延续把“老公”当成“丈夫”的俗称,但因为“老公”是民间俚语,且带有戏谑、佻浮口气,故不为上层诗礼人家推崇。

此一时彼一时,到了现在称呼“丈夫”为“老公”,早已成了“时髦”。这就说明称谓的发展演变是与社会风俗及心理密切相关的。尽管“老公”最早是称呼“猴子”的,但现在把它作为“丈夫”的代称,说出来照样是有一种亲切感的。

(据《科教新报》王树仁)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