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2版:文娱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京蒙携手开展 京剧艺术战略合作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王璐)4月20日,内蒙古艺术剧院、北京京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京蒙协作签约仪式,签约后将有35名委培生赴京学习。此次签约仪式标志着三方将紧密携手,共同推进京蒙两地协同发展,在艺术创作、艺术培训及考级、人才培育、文艺演出文化交流、推广普及京剧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创未来。

据了解,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的前身——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于1960年8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成立。建团初期的京剧团演出阵容以中国戏曲学校(现为中国戏曲学院)六零届毕业生和北京艺术院团抽调的演职人员为主,与北京的艺术院校和艺术院团渊源深厚。

4月19日、20日,北京京剧院、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的领导、专家、演员及学生来到内蒙古艺术剧院深入交流演出,在专家库建设、文艺演出、干部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尤其在4月19日晚,由内蒙古艺术剧院、北京京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的京剧精品晚会在我市演出,北京和内蒙古两地的京剧名家和梨园新秀为戏迷们表演了《少年马连良》《赤桑镇》《霸王别姬》《扈家庄》等经典唱段,让观众过足了戏瘾。

据了解,60多年来,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始终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活跃在祖国北疆的山山水水之中。此次3家京剧艺术院校签约,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东西部协作,推进京蒙两地协同发展,围绕“建机制、促交流、强宣传、育人才”助力两地深层次合作的有力推手,对于推广普及京剧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