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需要治疗吗?

专家提醒,这三个误区要厘清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至29岁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2.94%,5岁以下儿童为0.32%,2016年我国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为8600万例。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我国82%乙肝相关肝癌的患者从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平均/中位年龄5至60岁,肝硬化比例45%至90%),截至目前,我国仍有大量需要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未被治疗,被治疗的患者仅有350万人。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肝病中心杨可立主任医师表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或纤维化等情况都需要治疗,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三个认知误区一定要避免。

这三个误区要避免

误区一:肝功能正常不用治疗。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认知误区。临床研究表明,肝功能转氨酶指标即使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指数较高的人群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风险也增高,也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相关。

目前欧美部分国家将转氨酶正常值上限下调,我国在2022年《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中也建议将男性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下调至30U/L,女性下调至19U/L。因此肝功能指标正常,并不是判断是否需要治疗的唯一标准。

误区二:肝功能指标轻度异常,身体感觉正常,不用治疗。

临床上存在这种认知误区的患者也不少。肝功能指标轻度异常,说明肝脏已经存在炎症活动,这类患者不经正规治疗将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发人群。

误区三:虽然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但没感觉不适,不用就诊。

这是大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认知误区。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肝脏疾病早期患者多数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是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尿黄、皮肤瘙痒等表现,而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发展到疾病晚期,错过了最好的救治时间。因此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一定要到专科医院就诊,及时规律治疗,并做到至少每半年定期复诊监测。

有这些情况都应积极治疗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杨可立介绍,目前我国2022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

1.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丙氨酸转氨酶持续异常,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建议抗病毒治疗;

2.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者,无论丙氨酸转氨酶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家族史或肝癌家族史;(2)年龄> 30岁;(3)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或纤维化;(4)乙肝相关肝外表现 (如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3.临床确诊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建议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怎么治疗?

目前防治指南推荐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部分患者可选用干扰素单药或者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患者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建议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最好至乙肝表面抗原消失再考虑停药。也可选用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程一般1至2年,但具体视病情需要决定。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建议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

(据《广州日报》张青梅)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