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舞着一个大的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地打“网球”——继飞盘之后,一项名为匹克球的健身运动正成为城市运动爱好者的“新宠”。
率先引爆匹克球的是社交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4月24日,小红书平台上有关匹克球的三百多条笔记中,绝大多数发表在3月份之后,浏览量达六万余次。小红书官方账号“运动薯”甚至发起了“一起匹克球”的活动征集,为创作者提供流量扶持。
尽管在中国仍稍显陌生,但这项1965年诞生于美国的运动在国外早已成为大众化运动,比尔·盖茨就曾公开表示,自己玩了50年匹克球。美国体育与健身行业协会(SFIA)2023年发布的《Topline参与报告》显示,匹克球连续三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
在北上广深以及部分新一线城市,一些俱乐部已开始将匹克球运动纳入业务范围。这一幕与2022年火爆一时的飞盘运动非常相似。
不过,曾经被称为“盘不落地”的飞盘运动目前已“落地无声”。一家飞盘俱乐部在2022年每周有20场飞盘局,如今四五场都难凑全人。
匹克球这项被“创造”的运动,能否吸取飞盘的前车之鉴,目前还不得而知。
下一个流行密码
飞盘、橄榄球与大部分国人熟悉的运动文化有一定距离,而乒乓球、羽毛球则是“国球”,由此衍生的匹克球可能更受欢迎。所以匹克球的参与群体不一定局限在年轻人。
匹克球场地的大小跟羽毛球场差不多,在平地、水泥地上铺上地胶就可以打,非常方便。一片网球场可以大致划分成三片匹克球场。
匹克球和飞盘有着众多相似点:低门槛、社交性、潮流性,不少产业观察家预测,匹克球将成为“第二个飞盘”。打匹克球的时候可以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球速的球,老年人打的球相对速度慢一点,这是适合老年人的体现。
什么是匹克球
简单来说就是用大乒乓球拍在双人羽毛球场上用类似网球的玩法打塑料洞洞球,也就是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三球合一”的混合运动。
有人说匹克球是一种“中产活动”,因为它是从美国西雅图的班布里奇岛兴起,由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父亲的三位朋友普利查德、麦科勒姆和贝尔发明出的玩法。据说,他们都爱好打网球和羽毛球,但由于门槛较高(球拍重、场地范围大、球类成本高、对体能有要求),无法同家人们一起玩。于是,三位发明人在综合研究了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之后,选用了适中的场地大小、木质球拍,同时设计了飞行较慢的塑料球,发明出一种让老人和孩子都可以参与的运动——匹克球,大大降低了上手的门槛。
而关于匹克球名称的来源,传播较广的说法是普利查德家中养了一只宠物犬,名叫Pickle(匹克)。家族成员在进行匹克球比赛时,球经常滚到附近的草丛中,人们便呼喊匹克用嘴去叼球,每到捡球时就呼叫“匹克,球!”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它们连在了一起,成了匹克球。
匹克球魅力何在
在中国,匹克球仍是一项刚刚兴起的运动,但在美国,匹克球是近几年来扩张速度最快的新型运动项目,爱好者在近3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一倍,达到500万人。
吸引了这么多人的匹克球究竟有何魅力呢?其一是健身价值,匹克球不同于网球和羽毛球那般激烈,运动中以有氧代谢为主,有助于降低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提升和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态。另外,匹克球运动可以提升身体的灵敏与协调能力,每次击球时肩、颈、腰、腿和手臂等部位都需要伴随着挥拍的动作在运动中做出快速反应,使全身都得到均衡的发展和锻炼。
其二是娱乐价值,匹克球的飞行速度慢,来回次数、击球花样多,男女老少各类人群,不论其基础状况如何,都可以上场一试身手。尤其是在家庭户外运动聚会上,无论是年轻人、孩子还是老人,都可以随机组成一队。
其三是竞技价值,在美国,匹克球已经成为美国中学体育课的运动项目,光是纽约州,就有500多所学校将匹克球设为课程。还有很多网球教练员转行去做匹克球教练,原因就是匹克球的很多打法和技术跟网球是相通的。
和飞盘、露营、滑雪一样,匹克球运动同样集社交、潮流和运动为一体,引起了新一波的运动热潮,当然,这也有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社交需求旺盛推动的作用。匹克球运动能否像飞盘运动一样猛然“出圈”还有待验证,但只要能在这种新潮运动中感受到快乐,我们又何妨一试呢。据《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