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丁晨
曾爱枚,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体育教师。以高尚的师德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刻在骨子里的认知,是藏在内心深处的信念。
纯真的师生情
曾爱枚来到胜利街小学第一次参加新城区运动会,胜利街小学代表队就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直到今年的新城区中小学生运动会,胜利街小学依然保持着前三名的好成绩。
曾爱枚所带领的啦啦操队曾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校园啦啦操大赛一等奖、呼和浩特市一等奖、新城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始终名列前茅,这无不展示着曾爱枚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她指导运动员们在各种比赛和训练中不断磨炼、不断成长,努力再努力、拼搏又拼搏,周而复始,十年如一日。
她给学生买雪糕和糖果,给学生推拿放松,时常进行的心理辅导、作业检查也是家常便饭。
每当运动员选拔时,曾爱枚都想尽办法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技术动作她来管,增强体质她来管,学习成绩她也帮忙管,家长只要负责接送就行。她爱护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尊重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责任是第一动力
曾爱枚总会接到类似的短信:“小学时的体育基本功特别好,从初一到现在每次800米都能得满分。”就连当初体育最差的学生也会特意跑到学校来看她并致谢:“我现在在初中的校队成绩非常好。”
曾爱枚说:“孩子们就是这样,你给他足够的爱,足够的理解和包容,他回馈给你的永远是最直白、最真挚的情感。”每当这时,她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
国家颁布实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方案》以后,曾爱枚针对学生多、校园面积小的现状,因地制宜,创新性开设了游戏、校园健身操等小型体育训练项目,并分年级、分时段开展活动,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曾爱枚还带领体育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每学期都会认真举办多种趣味比赛和秋季运动会、亲子运动会,让体育活动融入学习生活,使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当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找曾爱枚说想加入跳高队时,她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想拒绝的,因为他经常打架、不写作业,成绩始终徘徊在全年级的倒数。“但我想作为老师,我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用成绩去判定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随意拒绝一个学生满心的期待。让他试一试未尝不可。”曾爱枚说,最终她答应了这名学生的请求,并与他约法三章。
或许是兴趣使然,或许是心之所向,这名学生在两个多月的集训时间里从未迟到,还学会了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在此期间,曾爱枚不断地鼓励他,每当他达到一个新高度就会为他准备一些小礼物。最终,该学生在新城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了全新城区第五名的好成绩。“也许这个成绩不像第一名、第二名那么耀眼,但对于他来说,拿到奖状的那一刻是他整个小学生涯最高光的时刻,是他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大家的掌声和称赞。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曾爱枚自豪地说。
认真奔跑的老师
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梦乡之中,曾爱枚已经和运动员们一起在晨曦中锻练。寒来暑往,经常能看到她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训练的身影。就是这样,曾爱枚把青春和激情全部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她钟爱的体育教育事业。
行源于心,力生于志。闲暇时,曾爱枚总会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生涯,她说干得越久就越喜欢这份工作,在这个时候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份保障、一份依靠,更是一份热爱和责任。
10年的时光里,曾爱枚所带领的运动队在旗县区和市级的各项体育比赛中均取得佳绩,她也先后获得了内蒙古“优秀教练员”,内蒙古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呼和浩特市首届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呼和浩特市“优秀教练员”“优秀指导教师”,新城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