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马妍 李娟
社区工作是政府联系居民的“连心桥”,是为居民办实事的“服务站”。 社区环境不断改善,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居民满意度不断跃升,这些少不了社区人的努力,而一个好的社区“掌舵人”会让社区工作更有成效。现在,就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这几位社区工作者是如何做好社区的领头人、居民的贴心人的。
河西社区文明实践站副站长曹美玲:为居民提供多元化志愿服务
来自通辽的曹美玲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河西社区服务,直到2022年两年服务期满后,她通过呼和浩特社区民生工作志愿者考试正式成为河西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曹美玲现任新城区东街街道办事处河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副站长、河西社区暖蜂驿站站长兼团支部书记。在河西社区工作多年以来,她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志愿服务为抓手打造社区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学社衔接志愿服务队(又称“鸿通卡”志愿服务队)、河西社区暖蜂驿站以及河西社区爱心商家联盟,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用心换来居民的丰富文化生活,也赢得了居民的认可。
自从5月中心暖蜂驿站投入使用以来,曹美玲每天都会来这里值班。“最开始,暖蜂驿站只是为快递小哥、环工工人这些户外劳动者提供的一个歇脚的地方。最近我了解到,辖区有很多因为爸爸妈妈晚上下班时间很晚没有时间照顾的孩子。正好几个月前,河西社区与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校地’结对,可以邀请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的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为孩子们免费辅导作业,而暖蜂驿站就是最好的场地。”曹美玲说道。
曹美玲说,社区的文明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文明城市创建也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她的目标就是把文明城市创建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引导辖区居民增强文明意识,提升文明素质,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曙光街社区书记赵明:把居民每件小事干好便是大事
走在曙光街上,曙光街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赵明总是满面笑容不停地和路过的群众打着招呼。在社区工作16年,社区的老人孩子他几乎都认识。赵明说,他知道社区工作做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平凡小事,但小事不小,把群众的小事干好了便是大事;平凡不凡,把共产党员的初心守住了就是非凡。
“尤其是一些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他们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困难。”赵明表示,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他经常带领社区志愿者上门看望辖区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邀请相关部门及爱心公益团队为辖区老人提供义诊、义剪、健康知识宣讲等志愿服务。
“过年过节提着东西来看我们,反映的问题都及时帮我们解决。”家住牛肉铺巷的陈淑英老人为赵明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连连点赞。
曙光街社区共有45个小区,居民3000户,由蒙、汉、回、满等多民族组成。辖区驻有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辖区特点,赵明牵头成立党建联合体,通过党员微信群建立起党群联合信息网,实时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和反馈,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建立起街道、广大党员志愿者和社区之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沟通桥梁。
西茶坊社区书记王青林: 只有群众满意 工作才算合格
“以前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环境脏乱,老人和小孩没有休息玩耍的地方,实在不方便。如今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社区党总支牵头引进了物业公司,安装智能道闸、施划车位线、配备健身器材,还有穿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经常在小区里开展便民活动,现在的小区我们住着既舒服又省心。”吉利小区居民姚女士高兴地说。
近年来,西茶坊社区在书记王青林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入探索基层治理新实践,优化社区治理格局、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使社区在环境卫生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新时代志愿服务队建设等工作方面取得了提质升级。
王青林常说,“心无百姓莫当官”,社区工作人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西茶坊社区成立于1993年,辖区总面积0.32平方公里, 人口结构复杂,老年群体多。为了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王青林依托“暖心茶坊”特色党建品牌,在社区重新打造设立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司法调解室、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功能区,打通了党群服务阵地的“最后一公里”,密切了党群关系。
他在社区量身定制多种特色服务岗,开展社区养老、综合治理、矛盾调解、隐患排查、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项目,构建出“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党群服务新亮点。
他提出在社区建立“社区—网格—小区”三级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精细化网格管理,形成社区整体一张网,将网格打造成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排查安全隐患、为群众服务的前沿阵地,确保社区干部24小时对接群众需求“零距离”,提升了社区快速响应、服务群众、精准落实的基层治理水平。
“我来到社区就是服务群众的,只有群众满意了,工作才算合格。”王青林语气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王青林同志热爱社区事业,用担当作为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共同家园。
光明路办事处阳光社区党委书记刘玮:用实际行动默默耕耘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刘玮始终风雨无阻地奋战在基层一线,大街小巷遍布他的足迹,辖区里到处有他忙碌的身影。他深耕基层创和谐,心系群众办实事,他是和蔼可亲的“刘师傅”也是群众眼中的“贴心人”。
辖区内的老年人对自助年审服务不熟悉,他就积极帮助解决,亲自上门为老年人进行认证。他还积极协调辖区内专业养老机构和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上门义诊活动,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他用热心周到的服务,温暖了居民,传递了正能量。
为了切实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解决小区垃圾死角所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刘玮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卫生进行了集中清理。针对小区内存在的居民私搭乱建情况,他一次又一次入户耐心沟通,终于说服居民拆除私自搭建的小院,为群众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有一次,阳光社区接到居民反映,辖区内OYO长盛酒店外墙2至4楼出现冰柱,存在安全隐患。刘玮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与该单位负责人取得了联系,经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是因为冬季气温过低,酒店楼顶太阳能热水器出现冻裂,管道内积水流向墙壁造成的。社区工作人员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了围挡,清理了马路上的积冰,并与酒店经营者协调于次日雇佣大型专业吊车清理了冰柱,消除了安全隐患。他真正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职责,践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小社区汇聚着大能量,平凡之中见真情,大事面前显担当,面对困难考验他负重前行,面对居民群众他热情服务,他用实际行动默默耕耘着自己的“责任田”,书写着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