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一场助人自助之旅,将生命活出广度和深度

一群“00后”为8位老人拍“人生电影”

桂余琴奶奶和与她结对的张佳鑫翻看“幸福手记”手册。

看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在大屏幕上播放时,89岁的周娟奶奶热泪盈眶。在她作为主角的微电影里,她被亲切地称为“外婆”,现实中,老人的孙辈都在大洋彼岸求学、生活,已经几年没有见过面。

制作周奶奶影片的江婧瑶和袁雨萱是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大三学生,今年3月起,她们与另外14位同学一起,分别与住在湖北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的8位老人对接,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的形式,梳理出老人一生的经历,最终制作成“人生电影”。6月14日下午,在福利院里,学生与院内社工们共同举办了这场生命回顾放映仪式。

95岁老人桂余琴奶奶看到自己的影片时,频频擦拭眼角的泪水,“当看到自己的各种经历、故事,觉得这辈子过得很有意义,感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桂余琴老人15岁时参加工作,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后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对党和国家抱有深厚的感情,如今已有50多年党龄。教育晚辈,她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身”。如今,桂余琴在福利院内的老年大学参加京剧、书法、唱歌等学习班,过得十分充实,“医护团队和护理员们尽心尽力的照顾,让我有了第二个家。”

学生团队负责人王心睿介绍,16位大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聊天沟通,了解老人的成长经历,涵盖童年、工作、婚姻家庭与晚年生活。每组同学会根据老人的人生故事写好脚本,找来历史资料进行配音剪辑,每部微电影时长在6至10分钟,最终成片要花费几天时间。此外,学生们还把老人的故事做成一本本“幸福手记”手册送给他们,上面有打印的老照片,还有亲笔书写的故事与手绘漫画。

“这是一场跨时代的相遇”“要珍惜眼前人,抓住眼前的时间把人生过得更有意义”……采访中,这群“00后”坦言,完成这项工作后,他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衰老的恐惧也在消退,更希望全社会能够对老年人有更多理解和关爱。

这一项目的指导老师是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师罗艳,在她开设的“老年社会工作”课程中,连续几年来,她与老年中心、福利院等机构合作,将课堂中的学生和长者们配对,教师与机构社工共同督导的形式,为长者开展线上人生回顾服务,学生们是聆听者,老人们则是讲述者。结课时,学生们会将受访老人的故事做成人生故事册赠予他们,举办放映仪式庆祝彼此的成长。通过随访,罗艳也注意到,学生们帮助老人发掘自身经历的闪光点,构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老人们的幸福感也明显上升。学生们的结语同样让罗艳感动,“经历了一场助人自助之旅后,我们将把生命活出广度和深度。”

据《武汉晚报》刘晨玮)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