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2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今年我市开展“英才计划”试点招生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杨志伟)6月18日,在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英才计划”面试考场,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到参加面试的孩子们正在有序地进行着答辩、小组讨论等各项流程。据悉,今年我市在5所高中学校(呼市一中、二中、十四中,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市分校,师大附中)开展“英才计划”试点招生。试点校面向市区招收“英才计划”(从2013年开始,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学生,每校招生计划不得超过20人。

今年这5所试点校将根据各自办学实际,制定招生方案,经市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评估认定后批复招生计划。学生报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初中学校推荐报名,二是学生自荐报名。具有学科特长的应届初中结业生到所报志愿学校登记,并进行专业测试,这5所学校需在6月22日前将本校组织测试合格学生名单统一报送市教育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考务组,同时在“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试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后确认生效。

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英才计划”招生选拔主要分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以及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分为心理素质测定、答辩、无领导小组辩论和实验操作四个环节。

“英才计划”项目在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前期已经做了两年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和内蒙古大学的合作,学生可以参加大学一些博士导师的研究项目。“今年市教育局‘英才计划’的自主招生,和我们以往的‘英才计划’又不太一样,它既不是一个重点班,也不是一个超前授课的班,而是一个从课程教学以及评价全方位改革的育人体系的创新。这些‘英才计划’的孩子们进入高中课程要进行重新整合,要加强学科的实践,加强研究性学习和深度学习,在评价方面和信息赋能方面也要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建学介绍说,在学生的发展目标上,是要落实国家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关目标要求,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也就是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把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共通性的素养,通过项目制的学习,提高思维的含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以今天的确定性——就是能够解决实际发展的现实问题,去应对明天未知的世界,真正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我们希望能更好地推动初高中一体化协同育人,发现和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满足这些学生在基础学科的发展需求,同时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办学。”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副局长弓慧扬介绍说,对学生而言,可以在总分不太占优势的情况下,在升学招生时被重点学校录取,对孩子学好基础学科,培养学习兴趣和素养很有帮助。对学校而言,可以更早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弓慧扬表示,这样一种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出崇尚科学、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这是“英才计划”的宗旨。我市也将通过试点招生,将这部分学生培养为身心全、基础厚、会整合、爱探究、重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希望通过这种育人方式的变革,更好地推进学校的自主招生,更好地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用这样的小切口,推动呼市教育生态更大的变革。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