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问答社区知乎发文宣布即将下线“匿名功能”,匿名功能上线的初衷是建立在用户开放讨论、友善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但随着互联网沟通环境日益复杂,为保障社区内的良性讨论,预计7月14日,匿名功能将在新旧版本App端及PC端正式下线。届时,“匿名发布”入口将会取消,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对于历史匿名内容,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
不可否认,匿名功能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一定的保护,让他们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历,让用户更加自由地思考和探索,增加平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平台不断发展。取消匿名功能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一些自由和隐私,用户身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追踪,从而面临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和压力。但近年来,网络空间水军活跃、谣言漫天、网暴等等乱象横行,让匿名功能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反而成为一些“键盘侠”的保护伞和遮羞布。在匿名的情况下,肆意虚构信息、恶意攻击、诽谤,而不用承担责任。就比如今年1月,一自称“上海土著中产”的匿名用户称,娶江西姑娘被要1888万元彩礼,此事引发争议登上网络热搜,最后知乎判定该文章内容系杜撰,该用户账号被永久封禁。
取消匿名功能,会让用户更加谨慎地发布内容,降低恶意行为的发生概率,减少不负责任的言论乃至由此衍生的网络暴力,从而提升发布内容的真实性,有助于建立更加诚信和透明的网络环境。对平台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管理难度。
因此,匿名功能的取消,可以说将掀开“键盘侠”“谣言制造者”的遮羞布,压缩“键盘侠”们的生存空间,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
(据《银川晚报》吴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