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人文·收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小众玉石为何频频出圈? 收藏玉石应该如何鉴别?

玉石作为收藏界的一大门类,深受大家喜爱,玉石不仅具有较高收藏价值,还可以当作佩戴装饰。但由于玉石种类多、鉴别难,极易“踩坑”。近期,记者进行了多地调查,并采访专家,带大家品品玉石收藏的门道。

各类玉石价格轮涨

小众玉石出圈背后有推手

“玉石的种类丰富多样,知名的有翡翠、和田玉、玛瑙、岫玉、蓝田玉、田黄、鸡血石等。2015年前后,黄龙玉、南红玛瑙、昆仑玉之类比较受欢迎;2018年前后,碧玺、蜜蜡爆火过一段时间,但这两个其实都不算玉石,只是宝石和化石。这两年,行情有点回落,但今年玉石收藏重新归来,前景值得期待。这两年各种小众玉石持续出圈,可能是和田玉与翡翠的价格居高不下,市场寻找替代品的炒作结果,也有可能跟特殊事件激发有关。比如上世纪90年代昆仑玉刚被发现时,不到一元钱一公斤,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奖牌用玉之后,昆仑玉声名鹊起,价格飙升了万倍以上。”绍兴市收藏家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一些专门的玉石产业推手,会在网上发布引导文章或者宣传广告,有些还注册了空壳网店,不实际买卖,而是频频推送相关图片和视频,制造“热销”假象,把一些本不值钱的玉石送上热榜。

玉石鉴定师、行业资深专家马琴对记者说,玉石行业一般有新玉、老玉之分,新玉多送往珠宝首饰店,而古玩收藏讲究老玉。除了成品,很多人喜欢买原石,但往往会“翻车”;也会有人买明料,让玉石商加工。而销售成品首饰的店铺,基本会与缅甸、云南的矿场进行合作,有完整的供应链。

马琴介绍,鉴别玉石最基础的方式是区分硬度,玉器品质一般讲究5个指标,种头老不老、水头好不好,以及颜色、雕工、重量的情况。一块翡翠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品质大不相同,佳品往往晶莹剔透,幽绿纯净。

玉石鉴定有难度

并非“越贵越让人放心”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越城区的越国文化博物馆古玩市场和伟丰古玩城,发现玉石行不在少数。甚至在越城区仓桥直街周边1000米范围内,也有十多家玉石店铺。老楚玉器行、玲珑玉器行、魔石奇域……这些店在门口大都贴着一些大字,如“玉石雕刻”“免费鉴定”“主售翡翠、和田玉”等字样,玉石价格一般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一块。

店内的新玉以翡翠、白玉为主。而老玉则品类多样,款式也较多,有雕刻摆件、原石摆件、首饰配饰等,大多雕刻成不老松、麒麟、蟾蜍等有着特殊寓意的造型。由于本地收藏界里很多玩家兼顾书画,所以小巧精致的印章石也颇受欢迎,尤其是“印石三宝”鸡血石、田黄和青田灯光冻石。

记者在一家专做古玩收藏的店内发现,大约50厘米高的战国红玛瑙原石售价在8000元,而有着精美造型雕刻的大型摆件基本在20000元以上,还有不少老玉手串、扳指,价格也不低。

家中有着数百颗不同玉石的收藏玩家付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颗价值20万元的白玉籽料,还讲述了玉石鉴别的几个要素:“每种玉石其实鉴别还略有不同,像白玉,要满足这么几个条件:首先,白,达到高纯度的白;细,是指它的结构非常细腻,肉眼看不到棉絮状结构;油,是指它表面的油性像婴儿肌肤;糯,这个白看着比较浓郁,就像糯米年糕;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净,没有瑕疵。另外,还要考虑水线情况、留皮面积等。”虽然付先生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手,但他说看走眼砸在手里的玉石也不少。

“有个奇怪的现象,越贵越让人放心。比如说一块好玉,只需要几百元可以捡漏,大家基本不相信,反而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就很容易让有经济基础的收藏家心动。所以一旦‘踩坑’,被骗的金额都比较大。”有业内人士无奈地对记者说。

自然玉基本不“出花”

购买玉石不能跟风

绍兴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绍兴市石语堂玉石文化博物馆馆长包顺润作为绍兴颇有名望的古玉石收藏大家,已有近40年的收藏经验。这个馆内的玉器种类有农具、礼器、配饰等,最早的是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玉器、良渚文化的祭祀玉琮等,还有司南佩、刚卯、玉蝉等随身佩戴的饰物。这些玉器以地方玉、和田玉和用来镶嵌的绿松石为主,已不再注重玉石本身的价值,而是讲求历史意蕴。

古玉收藏格外讲究材料、器形、纹饰、雕工和沁色。“古玉的真伪很难通过仪器进行检测,往往要依靠鉴定人的经验和文化底蕴,要深度地了解历史、艺术,甚至有时要对哲学有所涉猎。”包顺润告诉记者。

古玉的品相跟出土的土壤有着重要的关系,绍兴本地大多是酸性土,腐蚀性强,不易保存。而古玉本就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大都存在钙化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或者蚀孔、蚀斑现象,甚至可能氧化成粉状。

知情人士透露,当古玉严重钙化后,成分和外貌与石灰相似。所以在十几年前,有些不法分子会凿下墙上的石灰,以假乱真,进行售卖。

还有许多赝品的沁斑是用油炸、火烤、化学药水浸蚀等方式形成的。收藏家们出门验货,基本会带刀具等进行硬度测试,用手电筒进行透光测试。

包顺润分享了两个独特的鉴定经验:把水洒到玉上,看是否凝成珠,自然的玉器无法凝珠;在梅雨潮湿季节,由化学物品侵蚀的玉石会长出白花、绿花,但自然玉基本不会“出花”。“古玉讲究一个‘干’。很多人喜欢盘玉,但古玉一定不能盘,不然会缺失很多信息,加重了人为的痕迹。而且好玉即使被盘,在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变干,如果长期保持湿润状态,一定是加入了一些化学物质。”包顺润说。

如今网络购物越来越发达,藏玉等App在玉圈也逐渐流行起来。上虞的李女士曾在网络平台上花费50多万元购玉,到手后发现有货不对板等虚假情况,但后续维权比较困难。

马琴向大家建议,网络上眼见不一定为真,一定要亲手触摸,体会玉的质感,而且玩玉石,不应该太依赖“风潮”,不然价格起伏太大,火什么追什么很容易砸手里,最保值的还是翡翠、和田玉。 (据《绍兴晚报》王文其)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