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6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李美兰:

努力做好“有温度的教育”

李美兰老师在学校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从教30多年来,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本职工作,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时刻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她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丁晨

潜移默化式教育

促学生全面发展

在班级建设中,李美兰努力做“有温度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集体的合作。李美兰说:“老师要用各种方式来关爱学生、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努力进取、温暖和谐的大家庭。”

李美兰在工作中乐教善教,甘守讲台,把爱播撒在学生心中,体现了当代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阳光美丽的良好形象。她十分注重细节的培养和班风的养成,每次课前都要进行3分钟朗读。师生共同积累材料,记下点滴感悟。她还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墙一壁都潜在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如班级公约、班徽、班旗、班训、心愿墙、成长的足迹、绿萝鲜花等都是李美兰精心布置的内容。

李美兰还坚持班日志的写作,增强了班级凝聚力。班日志的写作是她的带班特色,从部分学生写到班内所有学生参与,记录着学生们的成长历程,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用学生的话来说:“李老师这么用心制作的班日志,我们大家都爱看,看老师给我们的批注和提醒,也看其他同学写的内容。我们的喜怒哀乐、入学以来的点点滴滴、成长经历统统被记录下来,这是我们全班同学和李老师的共同秘密,也是值得一辈子珍藏的美好回忆和宝贵财富。”此做法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许多家长也参与进来,在日志中留下了鼓励的话语:“三尺讲台写人生”“学生越来越优秀,见识越来越广”“老师与孩子们共同进步”等。

李美兰结合学校提倡的学生“纠错本”和学生养成教育,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班报援疑质理创刊号应运而生,到现在共出版了150期,并印发给每一位学生。易错题、各科重点内容出现在班报上,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这不仅解决了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更看到了他们之间的互相鼓励。细节决定成败,朴实浓厚的学风激励着学生们不断提高成绩。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李美兰还利用假期为毕业班学生制作视频,记录学生们在校3年的身影,美好的回忆感动了学生和家长。教师节时,她收到了来自毕业班学生家长送来的写有“为人师表,桃李满园”的匾额,这是学生和家长对她工作的肯定,也是一名教师得到的最高褒奖。

在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时,李美兰针对学生如何度过青春期、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习习惯、如何做到科学用脑、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和家长交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辅导讲座。她坚持班级“微语录”的写作,记录老师、学生、家长的经典词句,开辟了老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积聚了正能量。

上街道维护交通、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到养老公寓慰问老年人……这些都是李美兰领着学生们在假期内进行的公益活动。作为年级组长,她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建班主任工作互助会,用行动带动全年级的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引领全组教师以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修养、形象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李美兰说。

在李美兰从教30多年的经历中,她把敬业、爱心、责任心时刻记在心中,把“兢兢业业教好书、孜孜以求育好人”时刻体现在行动中。李美兰认为,教师要想留住“思想的青春”,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教学相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学做教师、学做班主任、学做幸福的学生陪伴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