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百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清风徐来夏生凉

●王国梁

夏天的夜晚,是最为惬意的。蒸腾了一天的暑气渐渐收敛了威力,夜色缓缓铺展开来,夜晚的清风也徐徐而来,带来阵阵清凉。

记得小时候,我和哥哥总是跑到大门口迎接第一缕夜风。在我们看来,风来的话要从大门口进来,然后才会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其实是因为门口有对流风,风显得比较凉爽宜人。清风徐来,真的是“徐来”呢,那风慢得仿佛是被谁拖住了脚步,总是姗姗来迟,又总是慢慢吹过。这样的夜风,吹起来虽然不那么酣畅尽兴,不那么豪气张扬,但也足够消弭白天暑热带来的疲沓。清风徐来,头脑会变得慢慢清醒。

风悠悠然地吹着,仿佛一首轻柔的夜歌。阵阵清风吹到肌肤上,仿佛凉凉的纱衣滑过,倏忽间又滑得远远的,特别舒服。风来的时候,伴着树上的叶子轻微的声响,院子里的花草轻轻摆动着衣衫,一切都在享受着难得的惬意时刻。风一阵一阵的,仿佛波涛一般,涌过来,涌过去,里面裹挟着院子里花草的芳香。有时候花草香味仿佛发酵一般,热烈地冲进鼻孔,让人忍不住使劲吸鼻子。

风长一阵短一阵,我和哥哥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我们开始讨论风从哪里来的。风虽然来无影去无踪,但就像天上的云一样,总有个来处吧。在我们看来,云是从天上来的。而风来自哪里呢?哥哥说,风从树林子里来的,要不然怎么凉丝丝的,带着树林子里的清爽之气。我却以为,风从水边来,它是从遥远的河边或者海边启程的,虽然一路辗转,穿过了田野山脉,穿过了丛林绿地,但它抵达的时候依旧带着水边的清凉气息。哥哥认为我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俩闭上眼睛,仰着头,细细地享受徐徐清风带来的清凉。

吃过晚饭,一家人都到院子里纳凉。清风徐来,夏生凉意。父亲仍觉得凉意不那么酣畅,于是从地窖里拿上来一只大西瓜。母亲把小桌摆到院子里,把大西瓜放到桌子上,用菜刀切西瓜。三下两下,大西瓜被切成小块儿。一股清凉气息扑面而来,忽的感到脸上也清凉凉的。那种感觉特别深刻,后来我读到汪曾祺写西瓜的文章:“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句写得极为生动传神,真的是“连眼睛都是凉的”呢!地窖里的西瓜清凉爽口,吃起来清甜无比。一块西瓜吃下去,浑身都是凉意。伴着徐徐清风,吃着凉爽爽的西瓜,让人觉得再漫长的夏天也是值得热爱的。

吃完西瓜,家人围坐聊天。母亲手中一把蒲扇,不停地摇呀摇。我觉得母亲有点多此一举,已经这么凉快了,为何还要摇扇子?母亲笑了笑,说是为了赶蚊子。其实她不过是一种习惯性动作,夏夜摇扇,才配得上聊天的氛围呢。清风缓缓地吹着,父亲聊起秋天的收获,他说话的声音在风中显得轻柔了许多。夏天过去,秋天很快就来了,田里的庄稼已然丰收在望。父亲说起这些,语气里都是欣喜:“这茬玉米收成错不了,今年风调雨顺,肯定是个丰收年。”母亲听了这话,手中的蒲扇摇得好像也轻快了起来,她回应道:“今年,咱家的苹果园肯定也是大丰收!”美好的夏夜里,父亲和母亲沉浸在对秋天的幸福展望之中。那样的氛围特别温馨,我和哥哥插不上话,但我们都忍不住安静下来,倾听父母的谈话。

夜风荡漾,树影摇曳,夏夜如歌。聊了很久之后,我们都有些困了。母亲把凉席拿出来,铺到院子里。我和哥哥立即躺了上去,像猴子一样在上面打了两个滚儿。我们最喜欢夏夜在院子里睡觉,有清风明月以及星光相伴,整个人仿佛是睡在天与地之间的植物,无比舒展和自由。我们仰面躺在凉席上,对着夜空的星星指点江山。我找牛郎星,哥哥找织女星,我们看到浅浅的银河在夜空中闪着光。母亲则依旧轻轻用蒲扇为我们轰蚊子,还不时给我们讲嫦娥或者牛郎织女的故事。夜色中的母亲,眼睛里闪着温柔的光,特别美。

清风徐徐,夏夜生凉。风儿轻轻,凉意淡淡,时光静好。我们的说话声越来越小,渐渐的,我们在夜风中进入了安宁的梦乡……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