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杨永刚
有一群老年人因为热爱艺术走到一起,此后他们的晚年生活仿佛“开了挂”,不仅参加了很多重要活动,而且在国内外还获得了许多奖项。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来到内蒙古骑兵后代艺术团时看到,团员们正在排练。“有比赛参加比赛,没比赛就排练。”团长斯仁其木格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上个月他们赴蒙古国乌兰巴托参加了“2023年首届亚洲民间艺术·手工”那达慕,在团员们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选拔,由她精心创编的原创民间歌舞情景剧《四岁海骝马》最终获得了第二名。
“我们艺术团接到来自‘2023年首届亚洲民间艺术·手工’那达慕组委会的邀请函,团员们特别激动,大家共同努力,积极排练,在短短2周的时间里完成一台成熟的情景舞台剧。随后,我们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去往乌兰巴托的列车。路途中,全体团员还在反复探索练习这个作品。比赛当天,来自中国、朝鲜、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近160位表演艺术家演绎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异域文化和风情,我们内蒙古骑兵后代艺术团也通过这次在亚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历练了自己。”依然沉浸在获奖喜悦中的斯仁其木格激动地说。
内蒙古骑兵后代艺术团的前身是苏力德民族艺术团,成立于2007年,设有合唱团、舞蹈队、模特队、器乐队等,现有46名团员,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8岁,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加入艺术团并成为彼此后半生的知己好友。刚加入艺术团,团员们没有一点儿文艺基础,都是斯仁其木格一点点、手把手教起,现在个顶个的专业。今年60岁的娜日赛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加入艺术团前,她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加入艺术团后,她的性格变开朗了,穿戴也有品位了,现在出门前还会化淡妆。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内蒙古骑兵后代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参加了自治区多场大赛及文艺晚会,如2007年至2016年的内蒙古春晚,2007年、2008年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等,并受邀参加了国内文化交流活动以及中国中老年才艺大赛。“我们2008年参加了《星光大道》比赛,还参加了第七届中国蒙古族服饰大赛获得金奖,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赴韩国、日本东京进行文化交流演出,2016年4月‘文化长征走进韩国——2016中韩国际交流年’广场舞大赛获得冠军等。” 提起曾经获得的荣誉,斯仁其木格如数家珍。
“组建艺术团的初衷是觉得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是朝气蓬勃的,希望给这些退休老人一个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娱乐平台,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说到以后的打算,斯仁其木格表示将来会继续带领艺术团弘扬中国文化,展现中国老年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