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花样记录旅行,你选哪种

绘图:谢菲菲

3年的疫情让每趟旅程来得愈加珍贵,也更值得存档。电子产品还未普及时,人们用笔写下看到的精彩,又或是将眼前的一人一景一物手绘于白纸上。如今,花式记录方式伴随着人们一次次出行。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把“宇宙的有趣”锁进自己的宝箱?

旅行+拍照,老少皆宜的选择

两台机身、3个镜头、一架无人机、一只三脚架,这是硕士研究生张嘉桓出门旅行的“铁装备”。每次旅行前,张嘉桓都会提前做好详细的攻略,根据机位安排路线。每张照片都会添加自己的构思,偶然的人文元素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其实不是为了拍照打卡,而是想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想趁年轻游历更多的地方。”

数据显示,选择用拍照的方式记录旅行的受访者中,包含的各年龄层人数明显更均衡。旅行与拍照,在大多数人眼里不可分割,且老少皆宜。

王悟彬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完,他就开始毕业旅行,“旅行和拍照像是同向而行的两张牌,前者翻开是我没有见过的美,而后者是让自己记住这些美。”

旅行手账,年轻人的偏爱

旅行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随手拍些旅途素材,配上简单的音乐和文字,再套用短视频平台、剪辑软件等App内设的模板,即可一键生成Vlog,广受年轻人喜爱。

有调查数据表明,选择用Vlog和手账记录旅行的受访者占比均近一成,其中大部分为00后。评论区里,来自江苏的网友说:“还是喜欢写写画画一些东西,还会把照片洗出来,重复生活太久,翻出来看看会对当下的生活重新思考。”

90后斯树通常会带着3个本子出行——可以随时书写的纯文字本、正规旅行手账本和用来手绘的牛皮本。纯文字本随身携带,将当下所有感受,以及和陌生驴友、民宿老板、当地村民的每一次交流记录下来;用平板电脑编辑好相片彩印出来后,和文字一起整理到正规的旅行手账本中;休息时,在手绘本上画下风景、心情,或者美食。

00后陈烁说:“以前觉得发一条朋友圈或者微博就足够了,但现在连去过的城市景点名字都会忘,做手账的过程中又回忆了一遍当时的心情,还挺有意思的。过几年回头翻翻,心情应该会很不一样。”

记录是主观在客观上留下的印记

除了拍照、摄像、制作手账,各类旅行记录App、直播、DIY旅行相册书、地图式照片墙等新兴方式也不断被年轻人挖掘。有人说:“别赶路,去感受路。”其实,热爱记录的他们并不是为了收获几张出片照,或一条精致的Vlog,又或是一本繁复的手账,而是在记录时重温和沉淀看世界的过程,再次体会这个目的地不同于家乡的呼吸和心跳。热爱记录,亦是热爱生活,享受每一个当下。 (据《中国青年报》吴雨珊)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